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应该怎么做?
材料一:图一:中国汽车产量占全球比例
图二:乘用车市场自主与合资品牌销量比较
材料二:国务院通过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一、要培育汽车消费市场。二、要推进汽车产业重组。三、今后3年中央安排100亿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四、中央财政安排补贴资金,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广,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发展自主品牌。
材料三: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收入的提高,中国大中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突出。其原因大致还包括:政府将汽车产业视为经济支柱产业,承载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公共交通发展滞后;城市的规划不合理;道路规划布局不科学等。
(1)材料一反映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学知识说明《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如何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3) 新能源汽车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绿色消费。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如何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4)结合材料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的可行思路。
郭明义,一个鞍钢普通职工的名字,在2010年逐渐传遍全国。他平凡朴实的言行在震撼着人们心灵的同时,也悄悄改变着周围人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形成的一些观念。某校高三(3)班同学以“走进郭明义,学习郭明义”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了解郭明义事迹】 1996年起,郭明义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相当于比别人多干了5年的工作;1990年起,累计献血6万毫升,是他自身血液的10倍多;1994年起,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共计12万元,先后资助180多名特困学生……他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好人”,在浴池给老人搓澡,每次下楼时都捎上邻居的垃圾,一辈子没占过便宜。其实他只是做了一些普通的好事,但好得太持久,太纯粹,以至于让人无法理解和相信。
【感悟郭明义境界】 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郭明义说:“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每做一件好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越做越有劲!”“奉献使人快乐、助人使人幸福”。“帮助别人改变命运,比啥都幸福”。“一个不爱家的人,就不会爱社会;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就不会忠于国家。”
【弘扬郭明义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大力宣传和弘扬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我心中的雷锋——向郭明义学习”主题征文活动。
(1)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郭明义的事迹对我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有哪些启示?
(2)请分析郭明义的幸福观蕴涵的哲学智慧。
(3)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在主题征文中说明弘扬郭明义精神的原因及意义。
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引起高三学生的热议,同学们纷纷查找有关资料。下面是某校高三(2)班同学查找到的部分微博内容,请你共同参与研讨。
【了解战略定位】
【领悟决策过程】
【体验社会实践】
(1)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解答“留言”中的疑问。
(2)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博文”中的决策过程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的?
(3)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博文”中的大学生是如何做到学以致用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引起高三学生的关注。某校高三(1)班同学根据下列材料展开讨论,请你共同参与。
2010年A市规模以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2010年以来,我国很多省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趣浓厚,兴起了新兴产业投资热。对此有人认为:政府应防止新兴产业投资过热,弱化参与度;也有人认为:政府应强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全力直接参与企业经营。
(1)请揭示上表所示的经济信息。并根据上表所示的经济信息,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分析投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正确性。
(2)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材料一:早餐一块黑面包、几块糖、一杯豆咖啡,午餐和晚餐外加一两碟菜,这是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苏俄政府提供给国际友人的最高饮食待遇。当时苏俄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更低了。
材料二: 1921年五一劳动节到来时,人们再也抑制不住实施新经济政策以来的喜悦心情,纷纷走出家门,上街狂欢。
材料三: 1921年苏俄大旱,1922年国民经济逐步恢复,自1923年开始整个国民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1) 材料一和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2) 三个材料中所提及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有哪些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