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从含I-的溶液中提取碘:加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再用酒精萃取 |
| B.检验溶液中是否一定含有CO32-: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 C.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有还原性: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并加热 |
| D.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2+、SO42-: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再加适量盐酸 |
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 |
| 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
| 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
| D.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
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朱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 A.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大小约为10-9m~10-7m |
| B.光是一种胶体 |
| C.雾是一种胶体 |
| D.发生丁达尔效应 |
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
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mol丁香酚只能与1molBr2反应 |
| B.丁香酚不能使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 C.1mol香兰素最多能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
| D.香兰素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
结构简式为
的有机物,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 A.消去反应 | B.加成反应 | C.酯化反应 | D.银镜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