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进行Mg(OH)2沉淀溶解和生成的实验探究。
向2支盛有1 mL 1 mol·L-1的MgCl2溶液中各加入10滴2 mol·L-1 NaOH,制得等量Mg(OH)2沉淀;然后分别向其中加入不同试剂,记录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序号 |
加入试剂 |
实验现象 |
Ⅰ |
4 mL 2 mol·L-1 HCl 溶液 |
沉淀溶解 |
Ⅱ |
4 mL 2 mol·L-1 NH4Cl 溶液 |
沉淀溶解 |
(1)从沉淀溶解平衡的角度解释实验Ⅰ的反应过程 。
(2)测得实验Ⅱ中所用NH4Cl溶液显酸性(pH约为4.5),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显酸性的原因 。
(3)甲同学认为应补充一个实验:向同样的Mg(OH)2沉淀中加4 mL蒸馏水,观察到沉淀不溶解。该实验的目的是 。
(4)同学们猜测实验Ⅱ中沉淀溶解的原因有两种:一是NH4Cl溶液显酸性,溶液中的H+可以结合OH- ,进而使沉淀溶解;二是 。
(5)乙同学继续进行实验:向4 mL 2 mol·L-1 NH4Cl溶液中滴加2滴浓氨水,得到pH约为8的混合溶液,向同样的Mg(OH)2沉淀中加入该混合溶液,观察现象。
①实验结果证明(4)中的第二种猜测是成立的,乙同学获得的实验现象是 。
③乙同学这样配制混合溶液的理由是 。
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加入反应器中。
②向室温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合均匀。
③在50℃~60℃下发生反应。
④除去混合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的NaOH溶液洗涤,最后用蒸馏水洗涤。
⑤将用无水氯化钙于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
(1)配制一定比例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酸时,操作注意事项是;
(2)步骤③的加热方式是;
(3)步骤④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
(4)步骤④中,粗产品用5%的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5)现有三种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要制备硝基苯,应选用()
(1)“立方烷”是一种新合成的烃,其分子为正方体结构,其碳架结构如右图所示: “立方烷”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该立方烷的二氯代物具有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分子式为C4H10O属于醇类的可能结构简式并命名:_________________
。
苯环上原有取代基对苯环上再导入另外取代基的位置有一定影响。其规律是:
(1)苯环上新导入的取代基的位置主要决定于原有取代基的性质;
(2)可以把原有取代基分为两类:
①原取代基使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邻、对位;如:-OH、-CH3(或烃基)、-Cl、-Br等;②原取代基使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间位,如:-NO2、-SO3H、-CHO等。
现有下列变化:(反应过程中每步只能引进一个新的取代基)
![]() |
(1)请写出其中一些主要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A B C D E
(2)写出①②两步反应方程式:① ,
② 。
由分子式及核磁共振氢谱写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图1—1—3)、(图1—1—4)
|
|
![]() |
|||
![]() |
|||
答案(1)
(2)
①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所给反应条件下,推断下列各步反应所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X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Z_____________M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