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硫元素有多种化合价,可形成多种化合物。
(1)常温下用1 mol·L﹣1 100 mL 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0.1 mol SO2气体,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溶液pH_______7(填“=”“>”或“<”)。
(2)某同学在常温下设计如下实验流程探究Na2S2O3的化学性质。

实验①可说明________(填字母)

A.该Na2S2O3溶液中水电离的c(OH)=10﹣8mol/L
B.H2S2O3是一种弱酸
C.Na2S2O3是一种弱电解质
D.Na2S2O3水解方程式为S2O32+2H2O=H2S2O3+2OH

写出实验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实验室制得的Na2S2O3粗晶体中往往含有少量杂质。为了测定粗产品中Na2S2O3·5H2O(摩尔质量为248g/mol)的含量,一般采用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4标准液滴定的方法(假定粗产品中杂质与酸性KMnO4溶液不反应)。称取1.28 g的粗样品溶于水,用0.40mol/L KMnO4溶液(加入适量硫酸酸化)滴定,当溶液中S2O32全部被氧化时,消耗KMnO4溶液体积20.00 mL。(已知:5S2O32+8MnO4+14H+=8Mn2++10SO42+7H2O)。

试回答:
①KMnO4溶液置于——(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②若滴定时振荡不充分,刚看到溶液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则会使样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的测量结果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③产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一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Al3、Fe3、Mg2、Na、CO、Cl-、NO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现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溶液,滴入用硝酸酸化的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另取部分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氢氧化钠的量与生成白色沉淀的量可用下图表示。

试推断:
(1)该溶液中一定存在_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溶液中至少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等物质混合而成;其物质的量比为
(3) 写出图中a b变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俗称     ,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时生成CO2的量,前者后者(填>、<或=)。
(2)碳酸氢钠可治疗胃酸(0.2%~0.4%的盐酸)过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熔融的KNO3③氨水④铝⑤Cl2⑥酒精(C2H5OH)
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
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以上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4)SiO2广泛存在自然界中,其用途也非常广泛,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也用于生产半导体材料硅。写出工业上用石英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其中A与B 、A与D在周期表中位置相邻,A原子核外有两个未成对电子,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两个元素都大,C原子在同周期原子中半径最大(稀有气体除外);E与C位于不同周期,E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C相同,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A、B、C、D四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2)C形成的晶体中,其微粒堆积方式为;
(3)D单质的熔点很高,可用作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但会被氢氧化钠溶液腐蚀,其腐蚀的离子方程式为:;D的氧化物在通讯方面有重要用途,90克D的氧化物中含共价键的数目为
(4)E核外电子排布式是,E的某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则此化合物中各种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

(12分)某烃类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核磁共振谱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
(1)A的结构简式为
(2)A中的碳原子是否都处于同一平面?(填“是”或者“不是”);
(3)在下图中,D1、D2互为同分异构体,E1、E2互为同分异构体。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C的名称为
E2的结构简式是
④、⑥的反应类型依次是

某温度下,在2 L容器中3种物质间进行反应, 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反应在t1 min时到达平衡,依图所示:

⑴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t1 min时,该反应达到了__________状态,下列可作为判断反应已达到该状态的是__________

A.X、Y、Z的反应速率相等
B.X、Y的反应速率比为2︰3
C.生成3 mol Y的同时生成1 mol Z
D.生成1 mol Z的同时生成2 mol X

⑵①若上述反应中X、Y、Z分别为NH3、H2、N2,且已知1 mol氨气分解成氮气和氢气要吸收46 kJ的热量,则至t1 min时,该反应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在此t1 min时间内,用H2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v(H2)= __________。
②两位同学讨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甲说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乙说反应中要持续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你认为他们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同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