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
意外事故 |
处理方法 |
A |
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 |
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
B |
稀酸飞溅到皮肤上 |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
C |
误服氯化钡溶液 |
立即喝大量鲜牛奶或鸡蛋清 |
D |
碱液泼在衣服上 |
用水冲洗后,再涂上醋酸溶液 |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为A<B<C
B.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3℃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则C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新型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的重大突破。下列应用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可以改变面粉外观,却能破坏面粉中叶酸等微量营养素,增加人的肝脏负担,过氧化苯甲酰的分子式为C14H10O4.下列关于过氧化苯甲酰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过氧化苯甲酰中含有1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 |
B.过氧化苯甲酰属于有机物 |
C.过氧化苯甲酰由三种元素组成 |
D.过氧化苯甲酰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9.4% |
扑灭用电设备发生的火灾,来不及切断电源时,可用装有液态四氯化碳的“灭火弹”,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不导电 | B.容易燃烧 | C.密度比空气大 | D.容易气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