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密闭容器中有W、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W |
O2 |
CO2 |
H2O |
反应前质量/g |
16 |
72 |
2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待测 |
46 |
36 |
A.待测数值为6g
B.W一定不是氧化物
C.CO2是反应物,H2O是生成物
D.反应中CO2和H2O质量变化之比为23:18
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 |
C.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
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
下列做法或报道有科学依据的是
A.高828米的迪拜塔使用大量的纯铁作建筑材料,因为纯铁的硬度大 |
B.工人疏通天然气管道时,通入氮气后引起爆炸死伤二十多人 |
C.北方强降雪时环卫工人撒融雪剂除冰,因为融雪剂能使凝固点降低而不易结冰 |
D.2010年1月河北武安县一钢铁厂发生煤气泄漏,造成21人死亡,因为煤气有毒性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
B.饱和溶液一定为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为稀溶液 |
C.物质的溶解能力只受温度影响 |
D.在条件不变时,向KNO3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KNO3晶体质量不再减少 |
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A.浓硫酸 | B.浓盐酸 | C.烧碱 | D.食盐 |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之一。下列叙述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
A.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既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B.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既可以解决能源危机,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C.为了避免造成土壤污染,应将使用过的一次性塑料饭盒倒入江河湖泊 |
D.用秸秆制沼气,既能避免焚烧秸秆产生的污染,又能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