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都正确的一组是( )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
| A |
Cu |
Fe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 B |
CO2 |
CO |
将气体点燃 |
| C |
KNO3 |
NaCl |
加水溶解、蒸发溶剂 |
| D |
CaO |
CaCO3 |
加足量的水、过滤、干燥 |
下表中列出了一定压强和温度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分析表中数据与气体的组成、性质的关系,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气体性质 |
H2 |
CO2 |
O2 |
N2 |
Cl2 |
| 气体的沸点/℃ |
-252 |
-78 |
-183 |
-196 |
-34 |
| 被吸附体积/mL |
4.5 |
97 |
35 |
11 |
494 |
A.每个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越多,越容易被吸附
B.沸点越低的气体,越易被吸附
C.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
D.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
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例如:
由此可推断,过氧化钡的化学式为
| A.Ba2O | B.BaO2 | C.Ba2O2 | D.BaO3 |
“黄金有价、玉无价”,某一种玉石的主要成份是NaAlSi2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 B.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
| C.这种玉含有10个原子 | D.这种玉含有四种金属元素 |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
| B.NaC1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故可以用NaNO2代替NaC1作食用盐 |
| C.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映产生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盐酸反映产生氢气 |
| D.H2O和H2O2分子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Na2O2+2CO2="2" Na2 CO3 + O2 现将沾有Na2O2的棉花放入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再缓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稀硫酸,使之与杯底的Na2CO3 反应产生 CO2 气体。发现蜡烛火焰熄灭,沾有Na2O2固体的棉花燃烧起来。下列从实验获得的信息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棉花具有可燃性 |
| B.CO2不支持蜡烛燃烧,但能支持棉花燃烧 |
| C.Na2O2与CO2反应放热,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
| D.棉花燃烧证明“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