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次趣味化学活动中,王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要求同学们进行探究:确认这瓶溶液究竟是什么溶液?

[提出猜想]王老师提示:这瓶无色溶液只能是下列四种溶液中的一种:①硫酸镁溶液 ②硫酸钠溶液 ③硫酸溶液
④硫酸铵溶液
[查阅资料]
①常温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
MgSO4
Na2SO4
(NH42SO4
H2SO4
溶解度
35.1g
19.5g
75.4g
与水任意比互溶

 
②(NH42SO4的水溶液显酸性
(1)[实验探究]小明对王老师的提示进行了评价             ,原因是                                                                                      
(2)为确定其它几种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       溶液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①成立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许原溶液滴在pH试纸上,并跟标准比色卡对照
 
溶液pH小于7
 
猜想③成立

 
小雅对小明实验操作②的结论评价是        ,理由是                      
(3)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确认该溶液是硫酸铵溶液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                   
                 
                
                  
猜想④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一包固体粉末,其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生石灰、氯化钠中的四种物质。某兴趣小组为确定其组成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甲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请完成表中空白。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分析
I.取少量该固体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粉末部分溶解,得到白色滤渣和无色滤液
滤渣中一定含有
Ⅱ.向滤液中粉末部分溶解,得到白色滤渣试液
溶液变红
滤液中可能含有物质(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Ⅲ.向Ⅱ中所得溶液滴加足量稀盐酸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

【实验二】乙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测得固体B中含15 g氯元素。
试综合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进行分析,填空。(C-12 O-16 Na-23 Cl-35.5)
⑴乙组实验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⑵该固体粉末的组成可能是.

(6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
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图所示液,他们对此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究竟是什么?
经过询问实验老师平时的药品保管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应该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的某一种。为了确定该药品,他们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
(1)小明根据标签上的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可能是______。
(2)小英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也不可能,你认为她的依据是_______。
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3) 该瓶无色溶液是_______。生成白色沉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小强认为上述设计实验还可简化,仍能达到目的。小强的实验操作是______。经查阅资料得知上述五种盐里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液呈碱性,其余三种盐的溶液呈中性,请你再设计一种实验方法,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哪种盐。简述实验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

饮用可乐时,小华对“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发生化学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在实验室条件下,1体积的水究竟能溶解多少体积的二氧化碳呢?
【进行实验】
⑴ 将蒸馏水煮沸后,置于细口瓶中,盖上瓶塞,冷却至室温,备用。将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
⑵ 制取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法收集,验满后盖上玻璃片,备用。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操作方法

⑶ 实验①:取2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10mL空气和10mL备用的蒸馏水,用胶管连接(如图所示),交替推动2支注射器的活塞,反复多次。

实验②:取2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10mL现制的二氧化碳气体和10mL备用的蒸馏水,用胶管连接(如图所示),交替推动2支注射器的活塞,反复多次至体积不再减少为止。反复交替推动注射器活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记录数据:

实验编号
抽取气体的体积
抽取蒸馏水的体积
充分混合后,气、液总体积

10 mL空气
10 mL
20mL

10 mL现制的二氧化碳
10 mL
12 mL

【得出结论】由上表所列数据可知,在实验室条件下,空气难溶于水,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为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体积的二氧化碳。
【注意:若答对本小题奖励4分,化学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反思质疑】小芳对实验②注射器内不能再溶的气体产生了疑问:这种不能再溶的气体是空气还是二氧化碳气体? 若收集二氧化碳时空气未完全排尽,也可能导致实验②的残留气体是空气,就不能再溶,则实验结论不可信。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探究以上所得实验结论是否可信。写清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

2014年央视 “3.15”晚会上曝出某品牌金饰品掺假的事件,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小明同学拿来一片黄色的金属,和小军同学一起进行了相关探究活动。
【猜想】①小明认为是黄金 ②小军认为是铜锌合金
【设计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一小片黄色金属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黄色的金属变黑

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入稀硫酸中

【得出结论】
(1)由实验①可知,猜想(填序号)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②中的现象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应用】假设你的观点和小军相同,请你选用一种类别不同于稀硫酸的试剂,再设计一个实验: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入溶液中,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的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钙,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
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可否用过氧化钙制取氧气。
【提出问题】过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部分内容如下: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生成氧气,主要用途可做增氧剂、杀菌剂等。
【猜想与验证】
(1)小明依据资料显示: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如下: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________,松开手后,导管口有液面上升。
②加入过氧化钙,加热,当,开始收集氧气。
③收集满一瓶气体,并将集气瓶(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
④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前,应______________。
⑤检验气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2)小明联想到农民用过氧化钙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
猜想Ⅱ: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③在导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
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振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实验结论:不能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
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明推导出农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
(3)小明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你能帮他提出建议吗?
你的合理建议:
这些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