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食品安全事件频繁被报道,如:三聚氰胺奶粉、染色馒头等,在广大消费者中造成较大影响.面对事件要科学分析,正确判断,你认为下列认识缺乏科学性的是(  )

A.食品中使用化学添加剂并不一定对人体都有危害
B.三聚氰胺、苏丹红、甲醛都是化工产品,食品安全事件都是化学惹的祸
C.质检部门要加强监测力度,我们要学会辨别并主动远离有毒有害的物质
D.要合理膳食,使人体中各种常量、微量元素保持收支平衡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预防骨质疏松,应给人体补充的元素是

A. B. C. D.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纯净物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 / g 2 . 3 4 0 0 0
反应后质量 / g 0 0 2 . 2 2 . 7 待测
A.

反应后 X 的质量为 1 . 5 g

B.

X 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C.

X 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

X 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1 : 1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 C a C l 2 混合溶液中滴入 N a 2 C O 3 溶液
B. 向一定量的 M n O 2 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C. 向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入 N a O H 溶液
D. 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C l 2 + 2 N a B r = 2 N a C l + B r 2
B. 2 M g + C O 2 = 点燃 2 M g O + C
C. 2 N a + 2 H 2 O = 2 N a O H + H 2
D. 2 N a 2 O 2 + 2 H 2 O = 4 N a O H + O 2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B. 升高温度可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 20℃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g
D. 4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