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创(chuāng)伤菲(fěi)薄攒(cuán)射殒身不恤(xù) |
B.解剖(pōu)绯(fēi)红停泊(bó)叱咤(chà)风云 |
C.作揖(yī)胆怯(qiè)弄(nòng)堂长歌当(dàng)哭 |
D.横亘(gěn)从(cóng)容翌(yì)年迥(jiǒng)乎不同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政策和制度在相当程度上带人们的主观意志,或者说是人们意志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宏观经济管理过程,行政调节方法运用得是否合理和科学,主要取决于人们主观上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取决于人们对客观规律和复杂的经济活动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行政调节方法在客观经济管理中的局限性 |
B.政策和制度在制定过程中存在不科学性 |
C.应该用经济和法律其他调节方法取代行政调节方法 |
D.政策和制度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其制定者的主观因素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边沁认为,动机和意图作为行为过程中的两个因素,其道德价值要通过行为结果表现出来。动机并非毫无作用,有动机才有意图,有意图才能发生行为,有行为才会产生结果,但动机和意图的好坏不取决于主观的道德动机,而是要看它们带来的行为结果。
对这段文理解正确的是()。
A.人的道德质可以从行为上来判断 |
B.动机和意图其在独立的道德价值 |
C.动机和意图的好坏依行为结果的好坏而定 |
D.动机和意图的依据不存在于客观效果中,而存在于主观领域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套百科全书,内容设计各个领域,各个学科,真是蔚为大观,丰富多彩。 |
B.她有过人的胆量,且有勇有谋,任何情况下都不会畏葸不前。 |
C.大家议论了好久,莫衷一是,想不出好办法。 |
D.当代诗坛颇不景气,想起唐诗宋词的成就,不禁认人产生今非昔比的感觉。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看对方的神态,全然没有剑拔姆弩张、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步、瓜田李下话桑麻的味道。 |
B.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
C.这伙盗贼真是猖狂,竟然在犯罪现场坐地分赃,结果被及时赶到的警察全部擒获。 |
D.有的人说是“反腐倡廉”,做的却是“贪污腐化”,真的令人不可理喻。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许多人以为乐观主义的人不过是“嬉皮笑脸”,“随随便便”,“一切放任”,“得过且过”,“唯唯诺诺”。 |
B.我们要领会“俯首甘为孺子”这句话的深刻意义。 |
C.看台上,同学们一个劲地喊着:“加油”,“加油”的口号,为运动员鼓劲。 |
D.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但不知道明天走到哪里?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都弄不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