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两项(      )

A.东汉末年,朝廷内宦官“十常侍”专权,祸国殃民。国舅何进与袁绍谋划剿除宦官,便召集各路人马进京。不料何进谋除宦官的计划泄露,让“十常侍”先发制人,将何进骗进宫后杀害。袁绍与曹操见情势危急,便带人杀进宫去,京城大乱。
B.刘关张结成兄弟后,发誓同生共死,齐心协力,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建立了蜀汉政权。张飞、关羽先后被杀,刘备急于报仇,放弃了联吴抗曹的策略,尽起蜀汉精兵伐吴,不想被吕蒙用计火烧连营,损失惨重,致使蜀汉大伤元气。
C.操获全胜,将所得金宝缎匹。于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
官渡之战前,因袁绍兵多势强,曹操军中部分谋士和将领惮于袁军威势,与袁绍暗通书信,为自己谋求退路。曹操取胜后,并没有接受左右近臣的建议杀掉这些人,而是烧毁了书信,宽恕了他们。
D.遂大驱士马,尽入谷中。懿忽见草房上尽是干柴,前面魏延已不见了。懿心疑,谓二子曰:“倘有兵截断谷口,如之奈何?”言未已,只听得喊声大震,山上一齐丢下火把来,烧断谷口。

诸葛亮经过深思熟虑设下一计,将司马懿诱进上方谷,纵火焚烧。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以为必死无疑。不料天降大雨,满谷之火,尽皆浇灭。司马懿大喜得脱。
E.侍婢进汤,懿将口就之,汤流满襟,乃作哽噎之声曰:“吾今衰老病笃,死在旦夕矣。二子不肖,望君教之。君若见大将军,千万看觑二子!”言讫,倒在床上,声嘶气喘。
魏主临终托孤,命司马懿辅佐幼主曹芳。谁知司马懿此时却已病入膏肓,奉曹芳之命前来探望的李胜,见到司马懿行将就木、命在旦夕的病态后如实向曹芳禀告,曹芳只好作罢,另作商议。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古代文学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样,对于宇宙的未来其关键问题在于,平均密度是多少? 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
B.有家长担心,“校长实名推荐制”会引发高校招生大战更加惨烈,一旦名校都通过这种方式揽才,这项制度不知还能走多远?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有理由相信,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定会在世界博览会历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D.就我们所知,计数是一种人类独具的特性。另一方面,有若干种动物看来也具有一种和我们相类似的原始数觉。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青睐天崩地坼膨胀毋庸质疑
B.烦琐甘之如饴煊赫鞠躬尽瘁
C.坍塌题纲挈领遏制满腹经纶
D.翔实龙盘虎踞嘹亮花拳秀腿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削减(xuē) 掂量(liáng)瞥(piē)见蓊(wěng)蓊郁郁
B.攒(cuán)射匡正(kuāng)关隘(ài) 穿凿附会(zuó)
C.股肱(gōng)褶(zhě)皱稽首(jī)万乘之国(shèng)
D.糯(nuò)米惩罚(chěnɡ)数罟(gǔ)涸泽而渔 (hé)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鸿门宴》人物性格的刻画是紧扣住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情态等来体现的。
B.巴金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他一生笔耕不已,著作颇丰。其中,《爱情三部曲》(《家》《春》《秋》)、《激流三部曲》(《雾》《雨》《电》)、《小人小事》和《寒夜》等,更是公认的传世之作。
C.徐志摩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矛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
D.倒金字塔式消息依次可分为五个部分:⑴ 标题;⑵ 导语;⑶ 主体;⑷ 背景;⑸ 结尾。除了“背景”的位置不很固定外,其余四个部分依次而下。由于倒金字塔式消息每一部分都承着上一部分发展,能够相对独立,所以从下往上截去任何部分,剩下的部分仍然能够独立完整。

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 哈萨克白色的毡房错落在草地上,草地上白色羊群、棕色马群与湛蓝天空上的白云相映成趣。
② 汽车颠来荡去,让人很不舒服,放眼窗外,却赏心悦目。
③ 地势渐渐升高,白杨林荫道不见了,道路变得崎岖不平。
④ 远方天山雪峰银光闪闪,近山却郁郁葱葱,山顶针叶林,山腰阔叶林,接近山麓则是绿草如茵
⑤汽车驶出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首府伊宁市,沿白杨夹道的公路向东飞驰,丰饶的原野一如内地。

A.⑤ ④ ① ② ③ B.⑤ ③ ② ④ ①
C.⑤ ② ① ③ ④ D.④ ① ③ ② 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