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项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的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少数大学生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这是大学生消费的鲜明特点;“不潮不用花钱”,一些作为新新人类的90后们为追赶潮流,情愿节衣缩食,花重金来买一系列的品牌服装。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大学生存在的消费心理。
(2)请依据上述材料,有针对性地给大学生们提出一些消费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为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山东省颁布实施了《山东省地方环境标准》、《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规范了涉及环境安全的各种行为;同时,在全省广泛开展环境道德的宣传教育,提高了人们遵守环境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1)结合材料,概括说明山东省“全面提升环境质量”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2)作为公民,你认为怎样才能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自古以来.每一次科学的重大发现和技术的重大发明及其应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l)科技进步对道德的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
(2)有人认为’‘科学上能做到的,就不应禁止”。请从科技伦理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大为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发展成一个关心他人的爱心符号。无独有偶,济南的“雨点”爱心行动也感染了好多人……
(1)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道德榜样何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2)简要说明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道德榜样的力量与构建社会诚信机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低碳”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生态原则,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下选取的是生活中的几个镜头:
①饭店里,有顾客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②集市上,有购物者向销售者一次次索要塑料袋。
③学校里,空无一人的教室灯火通明。
④在写字楼里,有人上下楼不乘电梯走楼梯。
⑤农家院里,做饭,照明使用自家生产的沼气。
(1)指出材料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做法。(在答题卡上只写相应序号)
(2)“低碳”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追求。如果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环境伦理的应有之义”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请列出要点。

全国优秀大学生侯海燕热心公益事业,扶贫济困,发起成立了“丛飞爱心社”并担任社长,积极组织社区服务、义务支教等活动。为了给山区的孩子辅导功课,她每回都要换乘两次车,步行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侯海燕曾说过:用无私和真情帮助他人,回馈社会,虽然累,心却快乐。
(1)据材料,指出社会公德所调整的关系。
(2)据材料,说明怎样提高个人的社会公德修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