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3月13日,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巨大地震,地震中许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在化学指标中含有硬度和水源的pH两项.
(1)日常生活中采用           的方法区分硬水与软水.
(2)测定液体pH的方法是:                                                          
(3)病理学指标中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漂白粉又称消毒粉,它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广泛用于环境消毒杀菌.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Ca(ClO)2].次氯酸钙消毒粉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容易跟水、二氧化碳反应转化成次氯酸(化学式:HClO)和另一种物质,次氯酸损失后消毒粉就失效.
①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②次氯酸钙消毒粉的保存方法是     ;③次氯酸钙跟水、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措施有利于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 )

A.农具上的铁锈没有及时除去
B.切过酸菜的菜刀不及时清洗
C.工地上的钢管堆放在潮湿的地方
D.剪刀不用时涂上油并放在干燥处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金属X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3)从滤液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采用的方法是

用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发生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锌粉与稀盐酸反应的曲线为(填a或b)。
(2)对于a曲线表示的反应,物质(填名称)有剩余。

下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A中的实验现象
(2)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要证明Cu、Fe、A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填序号)。
(4)开始反应后D中溶液逐渐变为黄色,原因是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称为“湿法炼铜”。
(1)请写出“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
(2)若用该方法制得铜32 g,反应的铁的质量为g,若同时消耗了500 g硫酸铜溶液,则该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