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 H 氢 |
![]() |
2 He 氦 |
|||||||
3 Li 锂 |
4 Be 铍 |
… |
5 B 硼 |
6 C 碳 |
7 N 氮 |
8 O 氧 |
9 F 氟 |
10 Ne 氖 |
|
ll Na 钠 |
12 Mg 镁 |
… |
13 A1 铝 |
14 Si 硅 |
15 P 磷 |
16 S 硫 |
17 C1 氯 |
18 Ar 氩 |
|
19 K 钾 |
20 Ca 钙 |
… |
|
|
|
|
|
|
|
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
(2)表示的是 (写粒子符号).
(3)由9、20号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写化学式).
(4)从原子结构角度看,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数.
物质燃烧的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某实验小组各取等质量的木炭和等质量的硫分别在容积相同的集气瓶中燃烧。记录如下:
实验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
A |
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
①木炭红热 |
放热,产生的气体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
②______________ |
|||
B |
③硫在空气中燃烧 |
③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硫在氧气中燃烧 |
④______________ |
通过A、B两组对比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下列实验技能都是你必须具备的,你能作出正确回答吗?
(1)将操作中试管位置正确的序号填在对应操作后
A.将块状固体放入试管 ___________; |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___________; |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___________; |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___________; |
E.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___________;
(2)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仪器(填写相应的序号):
①镊子、②烧杯、③试管、④胶头滴管、⑤药匙、⑥燃烧匙、⑦坩埚钳、⑧10mL量筒、
取用粉末状的固体用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 ;
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用作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3)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常常影响实验的结果,请用“先”、“后”填空。
①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 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 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②实验室制备气体时, 加入药品,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请你仿照①②再举一例: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一)(1)若用B、F组成制取某气体的装置,写出制取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 试剂(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 端进入(填“①”或“②”)。
(2)乙炔(C2H2)是无色、无味、易燃的气体,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已知碳化钙与水反应非常剧烈。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纯净的乙炔,要求做到节约、安全、随时发生、随时停止,你选择的装置是 。
(二)实验室里有一瓶常用的无色溶液,因保管不当,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如图所示).
小强和小华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A.酸 B.碱 C.盐
【查阅资料】
Ⅰ初中常见含钠的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Na2CO3和NaHCO3的水溶液都呈碱性.
Ⅲ室温(20℃)时,测定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物质 |
NaCl |
NaOH |
Na2CO3 |
NaHCO3 |
溶解度g |
36 |
109 |
215 |
9.6 |
小华根据试剂瓶标注的质量分数为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作出猜想】①可能是NaCl;②可能是Na2CO3;③可能是
【实验探究】
(1)小强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液于pH试纸上,测得pH>7,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2)小强为了检验该溶液是NaOH溶液还是Na2CO3溶液,他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
产生大量气泡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 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猜想②正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青少年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眼睛,在光线不足时看书、写字要用照明工具。下图是一种照明用的台灯。
(1)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 性。
(2)工业上用CO还原氧化铁来炼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3)铜、铁、铝是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若想验证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除了选用铜和铝两种金属单质外,还需选用 溶液。
右图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2)使t1℃时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 (写一条)。
(3)t2℃时,B物质的溶解度 C物质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