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K+、Mg2+、NO2-、CO32-、NO3-,现取两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足量AgNO3溶液后,有5.84g白色沉淀产生,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有棕色气体产生,沉淀颜色不变,但是质量减少0.1g;
②将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又得到白色沉淀1.0g,该沉淀能溶于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
③第二份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加热使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用50mL0.5mol·L-1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吸收,酸也不剩余。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一定不存在较大浓度的H+、Mg2+ |
B.原溶液确定含NH4+、NO2-、CO32-,且物质的量之比为5︰2︰1 |
C.不能确定原溶液是否含有K+、NO3- |
D.实验中产生的棕色气体遇空气颜色会加深 |
下列关于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分散系 |
B.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0-9~10-7m之间 |
C.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
D.FeCl3溶液具有丁达尔效应 |
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
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
C.该物质中不含钾元素 |
D.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 根据碳酸钠溶于水呈碱性,碳酸钠既属于盐,又属于碱。
② 根据反应前后是否有化合价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 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悬浊液
④ 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取H2:2Fe + 6HCl = 2FeCl3 + 3H2↑ |
B.实验室制取CO2: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
C.把铜丝伸入硫酸亚铁溶液:Cu + FeSO4 =" Fe" + CuSO4 |
D.甲烷完全燃烧:CH4 + O2![]() |
气体的体积主要由以下什么因素决定的
①气体分子的直径 ②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 ③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④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