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图无所不能,只会一无所能;试图无所不知,只会一无所知;企图无所不有,只会一无所有。这能说明的哲理是
①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
③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质的飞跃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对中学生来讲,培养完美的人格,升华高尚的人品,需要“生活从叠被抓起,品德从孝心抓起,文明从说话抓起,学习从习惯抓起”。下列与上述倡议所反映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 |
| 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
| C.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
| D.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传统的“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但最新的观点认为,如果你把木桶倾斜放置,并且向最长的木板倾斜,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这说明
| A.规律是客观的 |
| B.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
| C.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
| D.事物不可捉摸,难以认识 |
《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
|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
|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
|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
有这样一个故事: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从哲
学的角度看,欧布里德错误在于
| A.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 |
| B.否认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
| C.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
| D.否认了绝对运动的存在 |
《管子·兵法》中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从哲学角度看,“和合故能谐”体现了
| A.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
|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
| C.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 |
| D.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