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始了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探索。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35年来,我们的改革开放既注重顶层设计,又充分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实践证明,坚持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改革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就要简政放权,给市场松绑。有人据此认为:“减少政府的干预,就能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对该观点作简要评析。
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偏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先有此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还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无物,而已有物之理。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很有影响,试列举他体现在哪些方面?
目前,中国各地在掀起“精神”提炼热潮,某校高二(10)班的学生张某组织班上的学生以“城市精神的解读”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观点评说
有人指出,在城市化迅猛发展、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基础设施的完善,更取决于城市精神的支撑。城市精神对外展示的是形象,是吸引人才、资金和旅游的重要名片;对内凝聚的是力量,是团结市民奋力拼搏的源泉所在。
(1)结合文化的作用说明城市精神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作用。
★走进生活
张某所在的城市也就城市精神向广大市民征求意见,张某所在班级的同学们踊跃参加。
(2)张某所在的城市也就城市精神向广大市民征求意见,结合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为政府如何提炼城市精神提出几点建议。
2012年2月4日,“2011·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揭晓,朱光亚、吴孟超、张平宜、胡忠、谢晓君等10人获得了“感动中国人物”称号,节衣缩食资助众多儿童上学的白方礼老人获得《感动中国》特别致敬。10年来,100多位“感动人物与群体”,集中展示了我国的“精神脊梁”,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集中诠释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真情与挚爱,集中反映了新时期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追求。
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回答:
(1)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何关系?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是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
2012年2月1日,“中欧文化对话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开幕,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为一方、以欧盟27国为另一方的大型多边文化交流活动,也是迄今为止中欧合作举办的最大规模的文化活动。“中欧文化对话年”期间,中方将以思想文化对话与文化艺术交流为主线,举办9个大项超过150个具体项目,涵盖哲学、艺术、文学、语言、新闻出版、青年交流、旅游等各个领域,覆盖欧盟27个成员国。其中包括在这些国家举办的重大文化项目,如德国“中国文化年”、参与2012伦敦奥运文化活动、法国汉语年等等。目前,欧方也在积极策划包括“中欧文化对话年”闭幕演出在内的来华系列文化活动。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举办“中欧文化对话年”的意义。
(2)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开展文化交流
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
给互联网打扫卫生
(1)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 (2分)
(2)这对青年学生提出了怎样的要求?(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