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红效应”源自海外对某些消费现象的描述。每当经济不景气,人们的消费就会转向购买廉价商品,而口红虽非生活必需品,却兼具廉价和粉饰的作用,能给消费者带来心理慰藉。据此回答下题
1.要成为“口红”,必须满足几大条件:首先,价格够低;其次,具备心理安慰作用;最后,相比同价位的消费品,它的安慰作用更强,竞争力也就更强。下列行业有可能成为逆市上扬的“口红”的是
A.纺织业 | B.房地产业 | C.汽车业 | D.电影业 |
光棍节是产生于校园,以庆祝自己仍是单身一族为骄傲的年轻人的娱乐性节日。光棍节本来跟电商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经过淘宝的包装塑造之后就成了一个购物狂欢节。2012年光棍节这天,天猫和淘宝的支付宝总销售额达到191亿元。这说明( )
A.经济促进文化的发展 |
B.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 |
C.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
D.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
截至6月19日,2013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总票房正式突破百亿大关,这也是首次在上半年之内就达成了票房百亿的突破,远远超越以往的票房纪录。其中国产影片占比62%,进口片占比38%。电影市场全面繁荣有利于( )
①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②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
③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
④抵御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雕塑是城市的一张名片,优秀的雕塑能雕琢出历史与文化,人心与情怀,更能传达出所在城市的精神。这表明( )
A.雕塑是文化传播中的主要手段 |
B.雕塑在文化传承中起能动作用 |
C.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
D.文化的展现依托一定的物质载体 |
因为大事件层出不穷,2013年网络热词的产生更迅速,变化更快,传播更广。如:上海法官嫖娼案、北涝南旱、北京最牛楼顶别墅、韩亚空难、冯氏春晚,这些热词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比喻、浓缩或概括。这表明( )
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
B.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
C.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
109首唐代不同时期的经典诗词,将被拍成微电影,用15分钟的故事重新解读和建构唐诗精华。用微电影来演绎唐诗故事,这意味着( )
A.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B.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C.新传媒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D.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