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这种中国特有的习俗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而逐渐演变。近年来,烧纸钱、放鞭炮等传统的祭扫形式逐渐被新的祭奠方式所取代,植树、送花、网上留言、缅怀先烈等文明和科学的祭拜方式渐成时尚,共青团中央也发起了“清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绿色、文明、感恩的清明节让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越来越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日。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逐渐被淡忘。因此,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已刻不容缓。
试从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继承性角度说明保护民族传统节日的理由。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2月20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布了中国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以百分制计算,公众对生态文明的总体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得分分别为74.8分、48.2分、60.1分,被调查者中70.7%的人认为政府和环保部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而公众的参与和压力对政府制定环境政策和法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往往是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曝光和叫停的催化剂。
材料二:2014年7月18日,环境保护部等6部门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实施细则》。根据科学论证评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共需投入17 500亿元,将通过以下五个渠道筹集:按“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由企业承担;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通过价格杠杆疏导部分治理成本;地方政府加大民生领域“煤改气”、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等的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加大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阐释公民应如何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做法将会给企业经营带来什么影响。

2013年12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的《“河北现象”的宝贵启示》一文,该文指出,近年来,河北推出了“一批数量相当可观的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河北特色、燕赵风骨的艺术与思想和谐统一的优秀作品”,形成了影视界的“河北现象”。
在竞争激烈的文化市场,“河北现象”之所以出现,首先得益于河北省的政策扶持、机制创新,也源于艺术家们立足河北,深挖内涵,讲好河北故事。河北努力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潜心研究市场规律,向民营机构学习,从产品到品牌的设计与实施和推广营销的全过程紧密与市场接轨,赢得市场先机,争取占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充分实现河北品牌的文化和市场价值。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河北组建了影视集团,坚持品牌与产业互为支撑,努力实现“产业化”发展,致力打造具有河北特质的影视品牌产业基地。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河北现象对促进我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习近平主席2014年10月15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引起广大青年学生的兴趣,某校高三(13)班同学在校园内开展“学习座谈会精神,践行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学习会议精神
习近平在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1)用文化相关知识,回答广大文艺工作者怎样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6分
讨论会议热点
习近平指出,有些时候艺术与市场是一致的,优秀的作品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好作品有好市场。流行市场多年的中外经典名著就是证明。但更多的时候,市场背离艺术,湮没精品,排斥经典,走俏的只是俗品、艳品。尤其是在当下,资本的介入和各种人为炒作的干扰,导致文艺作品的市场境遇更加复杂,“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的现象屡见不鲜。
学习材料后,同学们围绕“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的现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文化市场“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现象的原因,并向国家或政府提两条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6分
落实会议精神
面对文化市场有喜有忧的复杂现象,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决心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坚决贯彻座谈会精神,为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从公民的角度对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三条合理化建议。6分

2014年10月24日02时0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我国探月工程首次实施的再入返回飞行试验首战告捷。我国的探月工程实行“绕、落、回”三步走的战略步骤,每一步都是对前一步的总结和提升,直至建立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 深空探测从来就没有康庄大道,探索路上遍布荆棘和未知的挑战。此次“飞行试验器”出行,如何安全地“回娘家”就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怎么顺利飞到月球和怎么从月球安全和顺利地回来。事实已经证明,中国在国际航天领域已经占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阅读上述材料,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
(2)运用政治生活“国际关系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的知识,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在国际航天领域占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全面深化改革议题确定后,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成立文件起草组,进行全会《决定》起草工作。在将近7个月的时间里,文件起草组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专题论证,进行调查研究,反复讨论修改。其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3次会议、中央政治局2次会议分别审议《决定》,《决定(征求意见稿)》还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
(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政党和政党制度的知识,分析《决定》起草过程体现的道理。
材料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速换挡期,经济增长的要素和约束条件正在发生变化,结构性问题突出,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挑战,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不容忽视。党中央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审时度势,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线路图,全面推进经济、政治等各领域的改革,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知识,说明全面深化改革的依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