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图2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
B.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C.铝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3 |
D.铝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0 |
下列图像关系合理的是
下列实验室中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 |
操作所用试剂 |
|
A |
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MgSO4 |
溶解、适量BaCl2溶液、过滤、蒸发 |
B |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
NaOH溶液、浓H2SO4 |
C |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
加入过量CaCO3后再过滤 |
D |
鉴别硝酸铵与食盐固体 |
水 |
下列各组物质投入水中.搅拌后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A.KNO3、HCl、CuCl2 | B.Ba(OH)2、BaCl2、、Na2SO4 |
C.Na2CO3、NaCl、Ca(OH)2 | D.NaOH、KCl、H2SO4 |
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值为165.6
B.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
C.反应过程中,B与D的质量比为36∶142
D.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40,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
如图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中含有少量X,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Y |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 |
C.t3℃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 |
D.t3℃时,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