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一个镁离子 ; ②-2价的氧元素 ;
③两个铁原子 ; ④空气中最多的物质的构成微粒 。
(2)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尿素由 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 。
②生产尿素的反应中,A与 B的质量比为 。
下表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加碘食盐”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⑵“含碘量”中的碘是指(填序号)。
| A.碘酸钾 | B.碘元素 | C.碘分子 | D.碘离子 |
⑶“加碘食盐”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症状。
⑷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⑸已知碘酸钾的化学式KIO3,其中碘的化合价为。
⑹一个成年人若一天摄入5克这样的食盐,那么从中最多可以补充mg的碘。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化学式和微观示意图分别列于下表。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 |
| 化学式 |
? |
C |
CO |
H2 |
|
| 微观 示意图 |
![]() |
![]() |
![]() |
? |
(1)写出甲物质的化学式,画出丁物质的微观示意图。
(2)构成丁物质的粒子是(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
四种物质中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的是(填化学式,下同),
有毒性的是。
(3)高温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化学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客观事实。
⑴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⑵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⑶镁粉常用于制作烟花和照明弹
上述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填序号)
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化学用语填空。
2个氮原子__; 硫离子____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下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时,A、C的溶解度相等.
(2)如果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可用的方法得到较纯的A物质。
(3)在t2℃时,向50克的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填“饱和溶液”
或“不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