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3年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
(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 和天然气等。
(2)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氮 | B.二氧化硫 | C.PM2.5 | D.氧气 |
(3)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组合实验,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当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E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F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 。
③G烧杯中 (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④E处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的物质是 ;写出F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
现有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X、Y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X﹥Y |
B.相对原子质量:X<Y |
C.金属活动性:Y﹥X |
D.消耗硫酸的质量:X<Y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无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g |
3 |
5 |
20 |
7 |
反应后质量/g |
10 |
5 |
8 |
待测 |
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氧化反应
B.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反应中甲、丙变化的质量比为7:8
D.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2g
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时都应该先通入气体后加热,防止发生爆炸 |
B.两者都可以通过观察黑色固体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
C.甲无尾气处理装置而乙有,是因为一氧化碳有毒而氢气无毒 |
D.甲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乙玻璃管保持水平,是因为两种气体的密度不同 |
下图是电解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
B.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分 |
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两种单质组成的 |
D.生成的两种新分子个数比为2:1 |
C60的金属渗入物具有超导性质,下列关于C60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
B.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
C.C60燃烧时可生产CO2 |
D.其分子结构与足球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