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书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 B.训练新式陆海军 |
C.开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大学堂),培养人才 | 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
毛泽东主席曾告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推行的土地政策是( )
A. |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丰荒相通 |
B. |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
C. |
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蔡元培先生挥笔书写了如下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意为“我们”)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里的“未竟之功”是( )
A. |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B. |
结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C. |
推翻满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
D. |
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绘制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列选项与图中序号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A. |
①近代的屈辱与抗争 ②戊戌变法 ③地主阶级 ④三民主义 |
B. |
①近代的屈辱与抗争 ②辛亥革命 ③资产阶级 ④民主与科学 |
C. |
①近代化的探索 ②辛亥革命 ③资产阶级 ④三民主义 |
D. |
①近代化的探索 ②戊戌变法 ③地主阶级 ④民主与科学 |
150年前,一份上海出版的中文报纸在其创刊号中写到:“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秉承这样的宗旨,该报被誉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它是( )
A. |
《时务报》 |
B. |
《解放日报》 |
C. |
《申报》 |
D. |
《大公报》 |
台湾是“东南之锁钥,数省之屏障”,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史实中,在台湾驱逐了荷兰殖民者、传播了中华文化的是( )
A. |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
B. |
隋炀帝三次派人赴流求 |
C. |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 |
D. |
郑成功收复并经营台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