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已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公车上书 |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
C.《辛丑条约》的签订和戊戌变法 | D.《辛丑条约》的签订和辛亥革命 |
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
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②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④交通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回顾建国以来的风雨历程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建国之初,面对内忧外患,中国共产党在内政和外交上采取了哪两项措施来巩固新生的政权?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初期,我党也曾经出现重大失误,请举2例说明?
(3)回顾65年风风雨雨,你对如何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有何感想?
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是()
A.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D.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联名发出“请给我们松绑”呼吁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篇文章,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 B.推行公司制 |
C.扩大企业自主权 | D.废除国有制 |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描绘的两位领导人是()
A.毛泽东和孙中山 | B.毛泽东和邓小平 |
C.孙中山和邓小平 | D.刘少奇和邓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