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
C.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 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B. |
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 |
C. |
CO 2能灭火,将燃着的镁条伸入充满CO 2的瓶中,镁条立即熄灭 |
D. |
农作物生长需要N、P、K等元素,为增加肥效,可把NH 4H 2PO 4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
已知:草钙酸[CaC 2O 4]比碳酸钙受热易分解,CaC 2O 4 CaCO 3+CO↑.将12.8gCaC 2O 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7.8g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剩余固体为混合物 |
B. |
剩余固体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4.0g |
C. |
将剩余固体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产生2.2gCO 2 |
D. |
将加热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10.0g固体 |
如图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①③ |
D. |
①②③ |
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目的 |
主要实验操作 |
A |
CO、CH 4气体 |
鉴别 |
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
B |
Na 2CO 3(NaOH)溶液 |
检验 |
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
C |
Na 2CO 3(NaHCO 3)固体 |
除杂 |
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 |
D |
MnO 2、KCl 固体 |
分离 |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O 2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
B. |
浓H 2SO 4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 |
C. |
新制Cu(OH) 2能与葡萄糖反应,可用于糖尿病的检查 |
D. |
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