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泉州宗教文化。(7分 ) 宗教百科:根据你的积累,用线条将下列相关内容链接起来
老君岩 佛教 如来佛祖
开元寺 道教 老子
清真寺 伊斯兰教 穆斯林 宗教特色:阅读下列材料,探究泉州宗教文化所具有的特色。
材料一:泉州的居民大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后裔,有一小部分是外来民族的后裔,所以,泉州的宗教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兼容了民间宗教和外来宗教。泉州的原始宗教以蛇作为图腾崇拜。从秦朝到唐代,大量的汉人多次入闽,带来了中原文化,佛教、道教就跟随南迁的移民传入泉州。材料二:泉州的宗教信仰十分复杂,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泉州人对纵横交采取实用的心态。佛教、道教浸透到民间宗教中去,其礼仪为民间宗教大量吸收。如晋江城关孔庙的大成殿墙壁砖头上有道教的八卦图案,晋北道教的天心洞旁有“水观音”和“王文昌夫子”并立,永宁得虎岫寺殿堂上有玄天上帝,四手观音、孔夫子等塑像。
材料三:在中国沿海的港口,几乎处处可以见到妈祖庙,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等国家都有妈祖庙宇。泉州通淮关岳庙的香火也远播东南亚,仅菲律宾就有几十座。清水祖师、郭圣王的庙宇也遍布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海洋成了宗教传播的路径,“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一条宗教传播之路。
特色:① ② ③ ④
把"即""既"分别填入横线内。
A.可望而不可
B. 来之,则安之
C. 往不咎
D. 席演讲
给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
(1)国有脚综,行步甚有限制,时而 伫 立 睥 睨,目中含有怒火。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jiān ,南市买pèi 头,北市买长鞭。
请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安顺场以西四百里,峡谷高耸,河流又窄、又深、又急的地方,有条有名的铁索悬桥叫做泸定桥。这是大渡河上西藏以东的最后一个可以过河的地方。当红军到达时,他们发现已有一半的木板被撬走了,在他们面前到河流中心之间只有空铁索。在北岸的桥头堡有个敌军的机枪阵地面对着他们,后面是一师白军据守的阵地。
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
四川的白军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
文段是怎样表现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以下各题。
材料一
截至5月23日10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008.6611万剂次,其中第一剂次接种2063.7275万人次,占68.6%,第二剂次接种944.9336万人次,占31.4%。
湖北省自2020年12月15日开始对感染和传播风险高的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2021年3月25日起,在完成前期重点人群接种的基础上,全面扩大接种人群范围,对18岁以上人员,按照"应接尽接、梯次推进、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原则推进预防接种工作。4月10日,湖北省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过1000万剂次,5月5日超过2000万剂次,新冠疫苗全人群接种率稳步提高。
(摘选自2021年5月24日《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有删节,记者尚大原洪亚飞)
材料二
①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的疫苗是用于防治天花的"人痘",是我国首创。
②天花,古称"痘疮",大约汉代传入我国。晋代医药学家葛洪记载了天花的一次暴发:"比岁有病时行,乃发疮头面及身……剧者多死。"在宋代,人们把沾有疤浆的患者衣物给健康儿童穿戴,或将天花愈合后的局部痴皮磨成细粉,让健康儿童吸入鼻孔,这叫做种"人痘"。种过"人痘",天花感染率显著下降。这也是人类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免疫疗法。
③现代疫苗的发明和使用可追溯到1798年。那一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从一名感染牛痘病毒的挤奶工的皮肤病灶里提取样本,然后接种到一男孩身上。这次相对安全且有效的牛痘接种,是公认的现代疫苗使用的开始。19世纪中叶,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提出"微生物致病理论"后,细菌性病原疫苗开发进入黄金时代;1879年霍乱疫苗诞生,1882年狂犬病疫苗诞生,1927年抗结核病疫苗诞生……
④1949年,美国科学家建立了体外培养人致病病毒的方法。借助该方法,脊髓灰质炎疫苗于1954年研制成功;麻疹疫苗于1961年研制成功。
(摘编自2020年02月25日《科技日报》)
材料三
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从戏剧影视到文学出版,传统文化行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与此同时,与疫情有关的文化创作渐渐产生,纪录片、纪实摄影、音乐、艺术、诗歌、戏剧等领域都出现了相关作品。这些作品变成了对疫情之下的人们最好的疗愈。
随着疫情在全球暴发,人类的文化和思想迎来了变革和动荡的关口。历史学家许倬云说,这种不安定和连连死亡的消息,"使大家对于自己正在建立的世界产生怀疑,觉得应该另外有更好的替代品"。东汉末年瘟疫前后,正是佛教思想输入中国最旺的时候。因此他认为,瘟疫不仅会带来经济上的冲击,更会造成极大的思想冲击。
西方思想界围绕疫情及各国政府应对模式发生了激烈的争鸣。美国左翼知识分子乔姆斯基警告,新冠病毒"最令人震惊,最残酷的一面,就是使用制裁,最大限度地增加痛苦,而且这完全是有意识的行为"。意大利学者阿甘认为一切的公共信条和信念都在崩塌,人们不再相信一切,他认为紧急状态结束后,人类无法重返从前的生活。
我们期盼更多的文化产品对疫情之下的人类文明有所反思,这一切还有待时间的催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慕克认为,许多有关瘟疫和传染病的文学作品把当权者的疏忽、无能或自私呈现为民众愤怒的唯一根源。然而,像笛福和加缪这样最杰出的作家,能够让读者瞥见愤怒浪潮之下还有着政治之外的东西,它根源于人类境况的本质。
(摘编自《南方周末》2021年1月21日《不会忘记,不要忘记》李慕琰)
(1)下列为材料一拟写的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湖北新冠疫苗全人群接种率稳步提高 |
B. |
湖北新冠疫苗接种超过3000万剂次 |
C. |
湖北新冠疫苗最新接种率接近七成 |
D. |
湖北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工作顺利推进 |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 |
我国晋代医药学家葛洪研制出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疫苗。 |
B. |
路易斯•巴斯德的"微生物致病理论",为现代疫苗开发提供了方法指导。 |
C. |
本则材料第②段运用了举例子、下定义、引资料的说明方法。 |
D. |
人类疫苗研发经历了古代疫苗研发时期、现代疫苗体内培养研发时期、现代疫苗体外培养研发时期三个历史阶段。 |
(3)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疫情对文化产业造成不小冲击,但文化创作也因此全面恢复。 |
B. |
东汉末年,佛教思想随着瘟疫一起流入中国,且得以迅速传播。 |
C. |
乔姆斯基和阿甘的观点,正表明了西方思想界围绕疫情及各国政府应对模式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 |
D. |
帕慕克认为笛福和加缪的作品还有着政治之外的有关人类文明的反思。 |
(4)疫情带给我们许多反思,根据材料,梳理和概括对于这场疫情我们不应该忘记什么。
综合性学习。
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全班同学决定制作一本班史纪念册,为三年的青春时光留下一份永久的纪念。
任务一:请你为本班的班史纪念册取一个名字,力求新颖别致。
任务二:班史纪念册分成四个板块。请你参与设计,将它补充完整:
①班级史话
②
③
④班主任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