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望江南·江南岸
(北宋)王琪
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沉。南北别离心。
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远,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以“江南岸”起句,所写景物为江岸所见,“半晴阴”是全词的总体背景。 |
B.“帆去帆来”一句巧妙化用李贺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别离的情感蕴含其中。 |
C.下片全部实写,先正面议论,用“兴废事”三字点出怀古之意,再转到具体写景。 |
D.全词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转换自然,用语虽然平易,却含不尽之意,情韵悠然。 |
词的结尾写道“行客莫登临”,词人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晚泊盱眙
[唐] 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宵外,谁堪羁旅情。第二联上下两句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东湖新竹
陆游
插棘编箩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诗歌的中间两联使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竹子?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诗歌鉴赏
寄 黄 几 复
(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释:①黄几复:名介,南昌人,是黄庭坚少年时的好友,时为广州四会(今广东四会县)县令。②古语:“三折肱,知为良医。”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三次跌断胳膊,就可以成为一个好医生,因为他必然积累了治疗和护理的丰富经验。此句侧喻黄几复善“治国”。 蕲:通“祈”。由最后两联可以看出黄几复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分点概括。
第二联备受后人推崇,艺术表现手法上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赏析这种手法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龙潭夜坐
王守仁①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②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②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诗中描摹了龙潭夜怎样的景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任选两种艺术手法对本诗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
浣 溪 沙
苏轼
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注释: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指作者自己。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