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低温可诱导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
B.解离:用卡诺氏液浸泡根尖1h,使组织细胞分离开 |
C.染色:可用甲基绿或健那绿代替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
D.观察:镜检发现视野中少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增加 |
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做了右图所示的实验,此实验可称为 ( )
A.正交实验 | B.反交实验 |
C.自交实验 | D.测交实验 |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
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惟一氮源),以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这种加入尿素的培养基在功能上属于 ( )
A.选择培养基 | B.固体培养基 |
C.液体培养基 | D.半固体培养基 |
土壤中的细菌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一种 ( )
A.尿素酶 | B.脲酶 |
C.蛋白酶 | D.肽酶 |
实验测定链霉素对3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线均与图中的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 ℃条件下恒温培养3天,结果如图所示。从实验结果分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链霉素能阻止结核菌的生长 |
B.链霉素对结核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 |
C.链霉素对结核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 |
D.链霉素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