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描述或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
A.向Fe(OH)3胶体中滴加稀硫酸,先生成红褐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 |
B.向铜粉中加入稀硫酸,铜粉不溶解,再加入硝酸钾固体,铜粉逐渐溶解 |
C.氯碱工业和金属钠的冶炼都用到了NaCl,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都是:2Cl--2e-=Cl2↑ |
D.向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SO42-恰好完全沉淀时的离子方程式为: |
Ba2++3OH-+Al3++SO42-=BaSO4↓+Al(OH)3↓
北京奥运会为确保“水立方”的水质达到国际泳联最新卫生标准,泳池的水将采用砂滤→臭氧→活性炭净水工艺进行处理,其中砂滤、臭氧、活性炭的作用分别是()
A.过滤、消毒、吸附 | |
B.吸附、消毒、过滤![]() |
C.过滤、漂白、吸附 |
D.杀菌、漂白、吸附 |
2009年2月有人在德市白沙镇采矿点浮选所使用的盐酸、硫酸流进农田山沟后,污染环境水质,造成水土流失,是几代人都无法挽回的。A、B、C、D四地的地理位置如下图所示,交通均较为便利,其它的地理条件如下:根据以上信息,硫酸厂厂址应选择在()
A.A地 B.B地 C.C地D.D地
CCTV-10的“走近科学”栏目披露一“大仙”的行骗伎俩:其用嘴通过竹筒向一小布包吹气,一段时间后布包冒烟继而燃烧,“大仙”立即判断该屋内有鬼。请利用化学知识判断小布包中装有的物质可能是()
A.Ca(OH)2 | B.Na2O2 | C.Fe2O3 | D.Mg |
环保问题是2008年两会上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无论是环境税还是节能减排,每一个有关环保的议案提案都牵动着从各级政府,到企业,再到百姓的条条神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 |
B.倡导人们在购物时使用纸袋或布袋、最好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
C.在含硫的燃料中加入适量生石灰,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
D.家中做卫生保洁时,严禁漂白粉与浓盐酸混合使用,否则会产生有毒气体 |
2008年浙江在线09月08日讯 “铁罐吐气熏黄了绿化带 余姚成功处置液氯泄漏事件”。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液氯泄漏将公路两旁的绿化带熏黄,这是由于Cl2的漂白性所致 |
B.泄漏的液氯应该用大量碱性溶液或石灰中和 |
C.液氯泄漏后立即挥发成氯气而扩散到空气中,所以事故现场不必进行特别的处理 |
D.这次事故说明液氯不能用铁罐盛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