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回答基因工程方面的有关问题:
(1)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其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类似(如下图所示)。图中引物为单链DNA 片段,它是子链合成延伸的基础。

①从理论上推测,第四轮循环产物中含有引物A 的DNA 片段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②在第________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 片段。
(2)设计引物是PCR 技术关键步骤之一。某同学设计的两组引物(只标注了部分碱基序列)都不合理(如下图),请分别说明理由。

①第1 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2 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CR反应体系中含有热稳定DNA 聚合酶,下面的表达式不能正确反映DNA 聚合酶的功能,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限制酶EcoRV 、MboⅠ单独或联合切割同一种质粒,得到的DNA 片段长度如下图(1 kb 即1 000 个碱基对),请画出质粒上EcoRV 、MboⅠ的切割位点。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男子与一位重症禽流感患者有过接触,因而被要求进行医学隔离。在此期间,医生检查发现该男子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出现,但该男子除了体温稍有升高外,并未出现其他症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人体感染禽流感病毒后的体温升高是由于增多和不畅造成的。
⑵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最主要是
调节。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的稳定,是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⑶正常人出现过高的体温,主要是通过减少产热和来维持体温的,其中后者表现出的最主要的效应是
⑷虽然该男子这一次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并获得了一定的免疫能力,但这并不能保证他将来不会成为禽流感患者的理由是:

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虚线内结构被称为,它的主要作用是;它与外界环境的主要区别是其
⑵A与B、C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A含有较多的。B之所以会出现组织水肿,根本原因有和淋巴循环受阻。
⑶C所涉及的循环的起点是,它最早进入的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是
⑷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_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D等系统;而CO2的排出则要经过和呼吸系统。

如图7所示,一质量为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静止地放在动摩擦因素为的水平地面上,物体的初始位置在A处,离A处2R的B处固定放置一竖直光滑半圆形轨道,轨道的半径为R,最低点与地面相切;空中有一固定长为木板DE,E与轨道最高点C的正下方水平距离为,竖直距离为,现给物体施加一水平方向、大小为F的恒力,运动一段距离R后撤去恒力F,假设物体能够达到B点,重力加速度为g,求:



图7


(1)物体到达B点的速度大小?
(2)物体如能通过最高点C,则经过C点的最小速度大小为多少?
(3)物体要经过C点打到木板DE上,讨论F的取值范围?

如图6所示A、B是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极是一匀强电场,B板接电源的正极,一带电小球质量为m,带电量的大小为q,小球被一轻质细绳系着,细绳的一端固定在C点,静止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小球与B板间的距离为d,重力加速度为,则



图6

(1)小球的带何种电荷

(2)AB板间电场强度的大小
(3)假设A、B板足够长,将绳子剪断后,小球到达B板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球做的功。

(1)打点计时器是中学阶段常用的实验仪器,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电源是 (“交流电” 或“直流电”),每隔 s打下一个点。
(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5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m/s2。(计算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图5


(3)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的实验方案,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必要措施是:
a______ _ ___
b _ _ ___
c.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小步骤,正确的是
A.先通电源,再放纸带 B. 先放纸带,再通电源
d.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乙.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