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
环境污染物多聚联苯难以降解,研究发现联苯降解菌内的联苯水解酶是催化多聚联苯降解的关键酶。
(1)下列培养基中能有效分离联苯降解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培养基(g/L):某生长因子2.0,(NH4)2SO42.0,K2HPO43.0,MgSO41.0,pH 7.4,多聚联苯50 mL
B培养基(g/L):牛肉膏10.0,蛋白胨20.0,葡萄糖20.0,NaCl 5.0,pH 7.4
C培养基(g/L):某生长因子2.0,淀粉20.0,NH4NO32.5,MgCl20.5,K2HPO43.0,多聚联苯50 mL,pH 7.4
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金属离子对联苯水解酶的活性有一定影响,结果见下表:

金属离子(mmoL/L)
相对活性(%)
对照组
100
Mn2
123
Co2
79
Mg2
74

 
(2)依据表中结果,金属离子________对该酶的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酶工程可将联苯水解酶用于生产实践。酶工程通常包括酶的生产、________、酶的固定化和酶的应用等方面。酶固定化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实线表示联苯水解酶催化的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________。

(5)红球菌和假单孢菌都能降解多聚联苯,但研究发现以每克菌体计算,两种菌降解多聚联苯的能力有所不同,对此现象合理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夏季晴朗无云的某天,温室中某种植物二氧化碳吸收和释放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C、F为与横坐标的交点)

(1)在24小时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是__________点所对应时刻。
(2)在24小时内,植物内积累有机物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点所对应时刻。
(3)一天中,叶肉细胞叶绿体中C5含量最高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点所对应的时刻。
(4)若在晚上12时突然给予适宜光照,短时间内叶绿体内C3含量将(增加/减少/不变)。
(5)分别于E、G两点对应的时刻,取该植物相同部位的叶片制切片,经碘液染色,观察叶肉细胞的颜色。上述操作的缺陷是_______。经改进,实验结果是E点比G点颜色___(深、浅)。

东海原甲藻(简称甲藻)是我国东海引发赤潮的藻种之一,研究甲藻光合作用的生理特性可为认识赤潮发生机理提供重要信息。
(一)某研究小组探究pH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

将生长旺盛的甲藻等量分成5组培养,各组藻液pH分别设定为6.0、7.0、8.0、9.0、10.0,在黑暗中放置12h,然后在适宜光照等相同条件下培养,随即多次测定各组氧气释放量并计算净光合速率。将实验结果绘制成上图。
(1)本实验除了通过测定氧气释放量,还可以通过测定吸收量来计算净光合速率。
(2)黑暗放置过程中,藻液pH会有所变化,因此在测定氧气释放量前,需多次将各组pH分别调到,这是控制实验的变量。
(3)若甲藻长时间处于pH10.0条件下,甲藻(能、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据图分析并说明原因:
(二)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究了温度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甲藻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5℃左右,当温度为9℃和33℃时,甲藻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根据这些信息在右图中画出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示意曲线。

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生理过程),其结构简式是
(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①科学家用化学物质阻断后,发现靶细胞膜能接受到部分神经信号;
②科学家寻找到靶细胞膜上有ATP的
(4)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小时。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试验后;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②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因变量之间的联系是
③若用混有浓度为2ngmL-1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阻碍消化酶的,影响消化;妨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下图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图丙呈现的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一物质的形态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进行实验获得图乙结果时,
(能/不能)利用图甲②区细胞为材料,原因是
(2)在a和c两时期,催化mRNA分子合成,在e时期,最活跃的细胞器是
(3)丙图②③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分别发生在图乙的阶段(填文字)。
(4)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
(5)图乙表示d、e阶段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图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2)光合作用过程中,[H]来源于①过程中,用于③过程
(3)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除产生了[H]、ATP外,还有的生成。①过程产生的O2用于相邻细胞的②过程,至少经过层生物膜结构。
(4)在植物的无土培养液中加入H218O在温室大棚中的CO2中检测到放射性的18O,这是因为水参与了过程;如在温室大棚的O2中检测到放射性的18O,这是因为水参与了
(5)写出有氧呼吸的总的反应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