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未知的无色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忽略由水电离产生的H+、OH-):H+、NH4+、K+、Mg2+、Cu2+、Al3+、NO3-、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足量AgN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经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6.99 g。[
③第三份逐滴滴加NaOH溶液,测得沉淀与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一定不存在H+、Cu2+、CO32- |
B.不能确定原溶液是否含有K+、NO3- |
C.原溶液确定含Mg2+、Al3+、NH4+,且n(Mg2+):n(Al3+):n( NH4+)=1:1:2 |
D.实验所加的NaOH的浓度为2mol·L-1 |
上图为元素周期表截取的短周期的一部分,即。四种元素均为非稀有气体元素。下列关于这四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 |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X>Y |
C.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可能相等 |
D.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为强碱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周期表中,族序数都等于该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
B.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
C.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它们形成简单的离子半径逐渐增大 |
D.碱金属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其熔沸点逐渐降低;卤素单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其熔沸点逐渐升高 |
某元素的+2价阳离子核外共有18个电子,则关于此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比钾的原子半径大 | B.氯化物难溶于水 |
C.离子半径比氯离子半径大 | D.碳酸盐难溶于水 |
溴的氧化性介于氯和碘之间。利用这一性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I—离子加入到含Br—的溶液中,均可以将Br—氧化为Br2 |
B.将Cl2缓慢通入含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Br—、I—的混合溶液中,Br—先被氧化 |
C.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遇到氯气会变蓝色 |
D.在KBr溶液中加入碘水,发生如下反应:2Br—+I2=2I—+Br2 |
下列各组气体,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有
A.SO2、O2、N2 | B.HCl、Cl2、CO2 |
C.CH4、H2、CO | D.SO2、Cl2、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