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3的溶液中:Na+、CO32―、Al3+、ClO― |
B.c(H+)/c(OH―) =1010的溶液中:K+、Fe2+、Cl―、SO42― |
C.加入铝片能放出H2的溶液中:Na+、HCO3―、Cu2+、SO42― |
D.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中:NH4+、K+、NO3―、SiO32― |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
D.同温同压下,H2(g)+Cl2(g) |
已知有如下平衡体系:3A(g) + B(g)2C(g),现等物质的量的投料反应物A、B于恒温恒容体系I和恒温、恒压体系II中,达平衡时体系I中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体系II中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则M与m的关系为
A.M = m B.M > m C.M < m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打开右图所示装置中的止水夹,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烧杯中有气泡产生 | B.试管内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
C.铁丝网的表面产生锈迹 | D.烧杯内溶液变红色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在溴水中存在如下平衡:Br2+H2O ![]() |
B.对2HI![]() |
C.反应CO+NO2![]() |
D.合成氨反应:![]() ![]() ![]() |
在火烧圆明园时流失了大量的国宝,如:铜铸的鼠首和兔首。普通铜器时间稍久容易出现铜绿,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这两件1760年铜铸的国宝在240多年后看上去仍然熠熠生辉不生锈,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最可能的是:
A.它们的表面都电镀上了一层耐腐蚀的黄金 |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它们表面的铜绿被酸雨溶解洗去 |
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小,因此不易被氧化 |
D.它是含一定比例金、银、锡、锌的铜合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