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也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如图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
B.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氧原子与氧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2)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实验室里,几位同学在制取二氧化碳.
①小刚同学用浓度为15%的稀盐酸与块状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小明同学用浓度为8%的稀盐酸与块状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发现小刚同学收集到相同体积二氧化碳的速度比小同学快,由此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②小平同学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也能制得CO2,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小明将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发现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他再次取敞口放置的上述两种溶液进行混合,结果出现了白色沉淀,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可能的原因.(提示:BaCO3是白色、难溶于水)
(5)一氧化碳和氢气虽然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还原性、可燃性等,但一氧化碳却不是新能源的发展方向,从安全和环保的角度来看,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6)称取5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将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有足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气体全部被吸收),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1.76g.试计算石灰石中含有杂质的质量分数.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不纯的氯化钙样品中含有杂质氯化钠。取样品13.4g,全部溶于96.6g水中。向所得混合溶液中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如图所示曲线关系:

求:(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g;

(2)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古埃及墓穴中的壁画经历几千年依然保留着当初的神采,秘诀在于绘画的颜料采用有色的化合物如埃及蓝,主要成分是CaCuSi4O18.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物质属于  (“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2)该物质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该物质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0.1%)。

某实验小组欲测定一瓶Ba(NO 32溶液的质量分数,取100g Ba(NO 32溶液,向其中逐渐加入Na 2SO 4溶液,加入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加入Na 2SO 4溶液质量/g

20

40

60

80

100

生成沉淀质量/g

2.33

4.66

m

9.32

9.32

(1)表格中m的数值为   

(2)加入Na 2SO 4溶液与原Ba(NO 32溶液质量比为   时恰好完全反应;

(3)计算原Ba(NO 32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请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食醋是常见的调味品,主要成分是醋酸(CH3COOH),醋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醋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CaSO3和CaSO4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混合物中CaSO4的质量分数为  

某混合溶液中含有硫酸和盐酸,取该混合溶液20g于烧杯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烧杯中产生沉淀的质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BaCl 2溶液呈中性)。求:

(1)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

(2)计算20g混合溶液中HCl的质量为多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