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尿素由        种元素组成,B物质的化学式为       
(2)A、B、C、D四种物质均由          构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3)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填字母序号)。
(4)生产尿素的反应中,A与 B的微粒个数比为          
(5)若要生产30 g 尿素,则需要A的质量为        g。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药品的分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在化学反应中,钠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变成 (填“阴”或“阳”)离子;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 数关系密切;
(3)从原子结构方面看: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 数;
(4)在此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变化规律是: 依次递增。

用化学符号表示:
(1)7个钾原子 。(2)氮气
(3)5个三氧化硫分子
(4)分析KClO3中氯酸根的构成和化合价,写出氯酸钙的化学式
(5)最轻的气体

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
C.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甲、乙两试管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1∶2

现有下列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f仪器的名称:e ,f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A、B、C、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用块状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时,改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
(4).实验室里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选用C装置, 若用D装置来收集生成的氧气,
气体应从 (填g或h)通入。
(5).同学们想探究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三次实验,记录各收集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
30%双氧水的质量(g)
加入的水的体积(mL)
二氧化锰质量(g)
收集时间(s)
1
10
40
5
200
2
20
30
5
100
3
30
20

67


a.实验3中,加入的二氧化锰质量为 g。
b.相同条件下,实验 (填实验编号)产生氧气的速率最快,说明

(6)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双氧水在70℃以上会较快分解产生氧气。为了验证加热双氧水也可以产生氧气,同学们选择右图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产生气泡,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没有复燃,可能的原因是 ,同学分析原因后,采用了 法收集气体,再检验,证明加热双氧水也可产生氧气。

一氧化碳气体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对一氧化碳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填序号)。
Ⅰ.组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Ⅱ.性质:具有可燃性
Ⅲ.用途:可以作为燃料
Ⅳ.危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2)如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指出实验中能证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证据 (写出一条)。实验时装置A中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并写出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