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点成语与括号内成语不能够互换且改变意思的一项是( )
A.面对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民众已如惊弓之鸟。而相关决策部门与执法部门更应该对问题食品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监管有个一剑封喉的措施。(顾此失彼) |
B.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台湾的不少报纸都有文史版,专题刊载文学艺术历史等普及性文章,但曾几何时,这些文史版都统统砍掉了。(弹指之间) |
C.《幻灭》完成后,茅盾对自己这第三次工作也找出了差强人意的两点:第一是该会职员的生活费一律平等,第二是该会有事在办,并不是点缀品。(大失所望) |
D.段祺瑞只是一时利用进步党的所谓‘人才内阁’作为他的垫脚石,而仁公成了他的‘猫脚爪’,火中取栗后,就被抛弃了。(代人受过) |
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骈文是一种和散文相对的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它的最大特点是讲究对仗,即所谓“骈偶”(两马并驾为骈,两人并处为偶)。 |
B.词,最初称“曲子词”,是配乐的,后来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又称“诗余”或“长短句”。词都有乐调,叫词牌。每一种词牌在段数、句数、每句字数、韵律、句式、声律方面均有严格规定。根据词中某一句的字数、声律,便可推知它属于什么词牌。 |
C.在我国文学史上,常有作家并称的情况,如李贺和杜牧被称为“小李杜”,苏东坡和辛稼轩被称为“苏辛”。宋词有两种主要的艺术风格。“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易安和幼安分别指李清照和辛弃疾 |
D.词采华丽、节奏鲜明、气势酣畅是“赋”共同的特点,赋多用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句式多为骈散相间,整散结合,长短不拘,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在这一点上,《阿房宫赋》堪称典范之作。 |
选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
A.《滕王阁序》这篇序文,实际是一篇四字或六字相对偶的骈文。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对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当然也流露了宿命论的消极情绪。 |
B.《阿房宫赋》借写阿房宫的兴亡,揭露了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以此讽谏当时统治者戒奢侈行仁政。 |
C.《游褒禅山记》这篇游记重点不在描写山川景物,而在于对游览经历等等理性思考,重在因事说理。作者认为做学问,要“有志”、要“尽吾志”、要“深思而慎取之”。 |
D.《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明为“小竹楼记”,实则抒写的是作者的情怀、志趣。他虽处逆境,仕途坎坷,却仍能保持一份恬然、从容的心境,显示了一种了高洁、自尊的品格,正如竹所代表的君子那样“柔而不屈”。 |
选出句式与“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不相同的一项()
A.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 B.戍卒叫,函谷举 |
C.有碑仆道 | D.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
选出划线字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
A.以其乃华山之阳(北面)名之也 幸(希望)后之人与我同志 谬(弄错)其传而莫能名(说清楚)者,何可胜道(说)也哉 |
B.其下平旷(平坦空旷),有泉侧(从旁边)出 不得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夫游之乐也 闾阎扑(满)地,钟鸣鼎食之家 |
C.火尚足以明(明亮)也 披(披着)绣闼,俯雕甍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赊:远 |
D.第(只)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
幽阒辽夐,不可具(具体)状
婴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是与(语气词),有如上帝
对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错的一项是
A.《祖国山川颂》的作者是当代散文作家刘白羽,刘白羽是北京人,著有《第二个太阳》《红玛瑙》等散文。 |
B.闻一多是现代著名诗人和文艺理论家,湖北浠水人,著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
C.艾青是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在中国现代诗坛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
D.《指南录》是文天祥一部诗集的名称,取名于“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指南录后序》是为这部诗集写的序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