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题目。
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两首诗歌选择了               等相同的意象,描写了                   的自然景象。 
两首诗都是战争题材的诗歌,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杨诗中“寸心明白日”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王诗中“白骨乱蓬蒿”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简析词首“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闽中秋思
杜荀鹤[注]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 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作,后人对其评价极高。
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请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试作简析。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本诗在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未展芭蕉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唐)钱珝(金)元好问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状态的植物,均以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2.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春江晚景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

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和"客船"。

2.

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 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 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 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3.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 首。

1.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2.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