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 g水)见下表:

物质
0℃
30℃
60℃
90℃

13.3
45.8
110
202

35.5
36.0
37.1
38.1

0.18
0.16
0.12
0.08

 
根据表中数据可推出的结论是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甲>乙>丙
B.3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丙
C.降低温度可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使甲物质从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一般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各种灭火的方法及其原理有错误的是

A.家里的衣被家俱着火--迅速用水浇灭--降低着火点
B.炒菜时锅里的油着火--立即盖上锅盖--隔绝空气(氧气)
C.森林里的树木杂草失火--开辟出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D.实验里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刻用湿布覆盖--隔绝空气并且降低温度

固体CO2又称干冰,易升华.干冰灭火器常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关于干冰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CO2覆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CO2不能支持燃烧
D.干冰升华后不污染档案资料

下列各种气体的混合物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和氧气 B.氢气和氮气
C.氢气和空气 D.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

河北省某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瓦斯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瓦斯在这些事故中体现的危害不可能是下面的

A.瓦斯爆炸会产生高温、高压,促使爆源附近的气体以极大的速度向外冲击,造成人员伤亡对人体物理性伤害
B.瓦斯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CO,造成人员中毒身亡
C.瓦斯燃烧消耗大量氧气,使人窒息而死
D.瓦斯的主要成分甲烷本身具有强刺激性气味,有剧毒,使人中毒

俗话说:“人要实,火要虚”,这其中所蕴含的化学道理是

A.燃烧需要可燃物
B.燃烧的温度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C.燃烧需要氧气
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充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