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 |
| B.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振荡、静置后分液 |
| C.检验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取少量液体与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AgNO3溶液 |
| D.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取少量溶液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
对于可逆反应N2+3H2
2NH3下列各项所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N2)=0.01mol/(L·S)B V(H2)=0.2mol/(L·S)
C V(H2)=0.6mol/(L·S) D V(NH3)=1.2mol/(L·S)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稀溶液中1mol酸和1mol碱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
| B.在101kPa时1mol物质燃烧时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标准燃烧热 |
| C.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 |
| D.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则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
已知在25℃、101kPa下,1g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 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8H18(l)+25/2O2(g)=8CO2(g) +9H2O(g)△H=" -" 48.40kJ·mol -1 |
| B.C8H18(l)+25/2O2(g)=8CO2 (g) +9H2O(l)△H=" -" 5518kJ·mol -1 |
| C.C8H18(l)+25/2O2(g)=8CO2(g) + 9H2O(l) △H=" +" 5518kJ·mol -1 |
| D.C8H18(l)+25/2O2(g)=8CO2 (g)+ 9H2O(l)△H= - 48.40kJ·mol -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焓变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减去生成物的总能量 |
| B.焓变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
| C.断裂化学键是放热过程 |
| D.形成新的化学键是吸热过程 |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C6H12O6(葡萄糖aq)+6O2 =6CO2+6H2O |
| B.CH3COOH+KOH = CH3COOK+H2O |
| C.A+B= C+D;△H<0 |
| D.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