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操作对应的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是
编号 |
操 作 |
现 象 |
解 释 |
A |
FeI2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 |
溶液变黄 |
氯水氧化I-成碘单质,碘水呈黄色: 2I-+Cl2=I2+2Cl- |
B |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
出现白色浑浊 |
苯酚酸性弱于碳酸,反应生成苯酚: 2C6H5O-+CO2+H2O=2C6H5OH+CO32- |
C |
Ca(HCO3)2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Ca2++HCO3-+OH-=CaCO3↓+H2O |
D |
含有等浓度的Mg2+和Cu2+的废水液中逐滴加入少量NaOH溶液调节溶液pH=7 |
溶液中先出现蓝色沉淀 |
Ksp[Cu(OH)2]< Ksp[Mg(OH)2],因此Cu2+先沉淀;Cu2++2OH-=Cu(OH)2↓ |
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锌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少量NaOH固体 | B.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 |
C.加入少量NH4Cl固体 | D.加入少量Na2CO3固体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Cl2含有6.02×1023个微粒 |
B.阿伏加德罗常数数值约等于6.02×1023 |
C.钠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
D.H2O的摩尔质量是18 g |
关于原子模型的演变过程,正确的是
A.汤姆逊原子模型→道尔顿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量子力学模型 |
B.汤姆逊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量子力学模型→道尔顿原子模型 |
C.道尔顿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汤姆逊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量子力学模型 |
D.道尔顿原子模型→汤姆逊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量子力学模型 |
根据气体的性质,推测利用如图装置,下列气体可制得的是
A.NO2 | B.Cl2 | C.O2 | D.NH3 |
下列“反应”中不是化学反应的是
A.显色反应 | B.焰色反应 | C.颜色反应 | D.水解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