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央视曝光“毒胶囊”事件,主要是其中重金属含量超标,重金属对人体危害主要是使蛋白质变性 |
B.大量焚烧田间秸秆会产生雾霾,“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相同 |
C.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因此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 |
D.针对H7N9流感的扩散情况,常选用含氯消毒剂、双氧水等物质进行消毒预防 |
下列四个实验中,结论正确的是()
A.有一澄清的碱性溶液,作离子鉴定时得出的结论是含有:![]() ![]() |
B.某一固体溶于水后,检验出含有K+、![]() |
C.固体NaOH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溶于水后,则溶液中含较多的![]() |
D.某溶液中加入BaCl2出现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
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时,必须在反应物中加入碎瓷片以防止暴沸的有()
A.制乙烯 | B.制溴苯 | C.蒸馏石油 | D.裂化石蜡 |
下列的实验操作中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A.用25 mL的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 mL NaOH溶液 |
B.用100 mL量筒量取5.2 mL盐酸 |
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 g氯化钠 |
D.用100 mL容量瓶配制50 mL 0.1 mol / L盐酸 |
下列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 ()
A.误食铜盐立即喝牛奶和蛋清 |
B.镁带和金属钠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 |
C.皮肤上沾有浓硫酸后先用干棉花擦去,再用大量水冲洗 |
D.碱液流到木桌上,立即往碱里加适量的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 |
下列化学实验措施不当的是()
A.用纯锌片和稀硫酸反应制H2时反应不快,可将锌片的一角在硫酸铜溶液中浸一下,再和硫酸反应,可加快产H2速率 |
B.苯中滴入液溴未见反应,可加热促其进行 |
C.做催化裂化实验时,如无工业用优良催化剂,也可以用水泥代替 |
D.做石油分馏实验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浸在液面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