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般来说,用人均GDP来衡量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用生态足迹来测算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生态足迹越大,代表单位人口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越大。读我国各省区(除港澳台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和生态足迹增长率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省区整体人均GDP高于西部省区
B.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步
C.新疆处在最不利的发展状态中
D.全国平均水平生态足迹的变动是正向

下列关于山西的生态足迹增长率变化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山西生态足迹上升主要分布在能源地
B.山西生态足迹上升主要是植树造林,生态改善
C.山西生态足迹下降主要是开矿,植被破坏
D.山西生态足迹下降主要是产业调整以及节能减排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2为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完成题。

1.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A.a、b、cB.b、a、cC.c、b、aD.c、a、b
2.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成本,该工业部门应布局在
A.①B.②C.③D.④
3.造成图中②、④两地土地成本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距离市中心远近B.交通通达程度C.环境质量D.收入水平

图11为“北半球某农场的工作历程(农事安排)示意图”,完成题。

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水稻种植业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D.混合农业
2.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B.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C.市场和饲料是形成该农业类型的主要因素
D.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读某城市功能分区图10,完成题。

1.以该城市空间结构属于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未来田园模式
2.该城市最不可能的主导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

根据表格1,题。完成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出生率与死亡率②人口出生率由人口基数决定,基数大,出生率就高③死亡率由人口数量决定,人口越多,死亡率越高④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基数有重要关系,一般人口基数越大,增长数量越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①乙表示发展中国家,甲表示发达国家②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③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④甲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A.①② B.①④C.③④D.②③

下列关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应该是先发展,后治理
B.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概括起来有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C.从全国来看,我国的自然环境正逐步改善
D.循环经济是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社会持续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