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甲、图乙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无数山西人背井离乡,北上蒙古、西去宁夏,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化,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使当地的整个文化风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之一——走西口。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三   表1  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1)读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走西口对Q地产生的影响。  
(2)读图甲,我国一条重要的河流流经Q地,请描述此河流在该河段的水文特征。  
(3)据图乙、表1分析法国R地一月份均温比宁夏Q地高的主要原因。  
(4)与法国R地葡萄园相比,请说出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所示铁路线是
图中甲城镇当初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该地区冬季城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分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乙地区荒漠化较严重,试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

在20世纪80年代,90%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布在沿海地区。在90年代,这个指标略有改善,但基本状况并没有明显变化。截止到2002年底,外商在华累计投资中,在86%的资金投在东部沿海地区,仅有14%的资金投向中西部。
根据材料,分析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落后的主要原因。
200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三角积极推进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简述“双转移”对安徽的影响。

根据下述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简述1980~2003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和外资直接投资累计量占世界比重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世界人口大国(人口过亿)资源环境要素表征指标的结构对比(占世界总量比重%)


可耕地面积
水资源总量
矿产资源
能源矿产
森林面积
CO2排放
中国
15.3
11.6
17.0
13.9
4.9
25.0
十国均值
16.8
21.4
17.5
7.3
10.1
17.0

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安全系数分类

分类及安全系数指标
国家(安全系数值)
高安全度国家(>5)
俄罗斯(3.98)、美国(13.97)、巴西(11.38)
低安全度国家
(<5)
一般低安全度国家(5-3)
孟加拉(3.87)、尼日利亚(3.19)
次低安全度国家(3-1)
印尼(2.17)、巴基斯坦(1.78)、印度(1.74)、中国(1.73)
完全低安全度国家(<1)
日本(0.9)

印度与中国同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两国的资源环境有何相同之处?
日本属完全低安全度国家,主要原因是什么?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资源环境的现实基础明显脆弱。为确保未来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请提出相关建议。

2008年4月16日,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07年《国土资源公报》显示,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比上年度末净减少了61.01万亩,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面对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严峻形势,分析回答:为确保耕地红线(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