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甲、图乙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无数山西人背井离乡,北上蒙古、西去宁夏,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化,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使当地的整个文化风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之一——走西口。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三 表1 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1)读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走西口对Q地产生的影响。
(2)读图甲,我国一条重要的河流流经Q地,请描述此河流在该河段的水文特征。
(3)据图乙、表1分析法国R地一月份均温比宁夏Q地高的主要原因。
(4)与法国R地葡萄园相比,请说出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
以下是我国水资源情况的相关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7月,随着夏日气温的攀升,安徽巢湖蓝藻大面积暴发,湖水腥、臭、稠,因而造成部分区域供水紧张,合肥市2011年人均水资源量389立方米,实际年人均用水却高达426立方米.预计到2015年,合肥市的供水量将达到7亿多方(立方米),缺口至少有5亿方.
材料二中国与发达国家水资源利用状况比较表(1)简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为解决合肥市水资源问题,请提出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读“世界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图中虚线MN表示航海线,OP与OQ表示锋面,BC线为晨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天气系统多出现于_______(1或7月),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___________风,O气压中心的气压值为 __________。
(2)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试分析途中天气(从晴雨、风向方面简要分析)、气压发生如何变化。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为黑夜,此时D点在70°N纬线上,晨昏线与北纬30°相交点的经度是10°W和155°E。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及北京时间。
(2)该日C地的昼长是________________;该日后,D点将向N地靠近,C地的昼长将变________________,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________________。
读某地地形、降水和气温等值线图,回答问题。分析A、B降水差异及原因。
分析该区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原因。
分析A、B两点气温差异及原因。
读世界局部地区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问题。此图表示的时间是(1或7)月。B处盛行风的风向为。
该季节①处的气候特征是____。②处的气候特征是____。
③处和④处都是 __气候,其形成原因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