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类型森林海拔与地理位置分布相关示意图(下左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森林类型及分布搭配正确的是 ( )
A.热带雨林——马来群岛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地中海沿岸 |
C.温带落叶阔叶林——黄土高原 | D.针叶林——俄罗斯绝大部分地区 |
若沿图例所示A地区做一垂线交与海拔为大约50米左右的地区,则其对应的植被类型可能分布在下列哪个地区 ( )
A.悉尼 | B.伦敦 | C.莫斯科 | D.罗马 |
读图,图中L表示洋流,M为晨昏线,a为最冷月等温线。完成10~11题。对图中地理现象的正确叙述是()
A.甲地此时地方时为19时 | B.洋流L为向南流动的暖流 |
C.甲地植被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 D.甲地盛行西北风 |
图示月份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北半球海、陆月均温为一年中最高 | B.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 |
C.北京日出时刻早于6点 | D.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 |
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从71°E、21°N开始,156°W、13°S结束,全食持续时间最长位置:24.2°N,144.1°E,食甚时间:2009年7月22日02时35分21秒(世界时),太阳高度:86°,月球本影路径宽度: 258千米(偏食带的范围约跨纬度60°),日全食持续时间:06分钟38.8秒。读图及上述材料回答8~9题。全食持续时间最长位置()
A.食甚时当地时间为10时35分21秒 | B.太阳位于该地东南天空 |
C.位于台湾岛以东太平洋上 | D.月相为望,地球在近日点附近 |
下面①至④四个岛屿中()
A.只有②岛能看到日全食 | B.③④岛能看到日偏食 |
C.②③岛西岸适合建港口 | D.都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岩石与1月均温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5~7题。形成岩浆岩的物质来源于()
A.岩石圈 | B.地壳 | C.地幔 | D.地核 |
图中()
A.甲地可能发现地下溶洞 | B.乙地的河流自南向北流 |
C.乙丙相对高度小于1000米 | D.夜晚时,风从丙地吹向乙地 |
该区域()
A.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 | B.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C.典型粮食作物为水稻 | D.地形的形成仅受内力影响 |
下表是某国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情况,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第3~4题。该国处于上图中的()
A.阶段甲 | B.阶段乙 | C.阶段丙 | D.阶段丁 |
该国1975—2005年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有波动,但变化不大 | B.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减缓 |
C.经历了慢—快—慢的过程 | D.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加快 |
下图为北京市降水量与日照时数统计图,其中日照时数主要与昼夜长短、天气状况、海拔高度等因素有关。读图,回答1~2题。北京市2008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
A.4、5月降水偏多,有效缓解旱情 | B.7月降水少,因受低气压控制 |
C.9月降水多,有利于春小麦的播种 | D.全年降水量少,属于偏旱年份 |
图中5~6月日照时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昼变长夜变短 | B.降水量的增多 |
C.沙尘暴次数少 | D.海拔高度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