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失其所与,不知秦王目眩良久 |
| B.秦伯说,与郑人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
|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下列各项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 A.客有吹洞箫者 | B.大王来何操? |
| C.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 D.群臣侍殿上者 |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既东封郑 |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 C.吾得兄事之 | D.项伯杀人,臣活之 |
下列各项中,对文言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④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⑤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⑥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⑦不拘于时⑧是岁,元和四年也
⑨而今安在哉⑩客有吹洞箫者
| A.①③/②④⑧/⑤⑦/⑥⑨⑩ | B.①③/②⑧/④⑩/⑤⑦/⑥⑨ |
| C.①④⑩/②③⑧/⑤⑦/⑥⑨ | D.①④⑩/②⑧/③⑤⑦/⑥⑨ |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不知东方之既白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④人非生而知之者
⑤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⑥作《师说》以贻之
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⑧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⑩非圣人之言不视
| A.①⑤/②③⑧⑩/④⑥/⑦⑨ | B.①⑤⑩/②⑧/③④⑥/⑦⑨ |
| C.①⑤⑨/②③⑧/④⑥/⑦⑩ | D.①⑤⑩/②③⑧/④⑥/⑦⑨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
|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
| 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
|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