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我们的生活中令人惊喜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心情郁闷后的意外发现,愉悦快乐时的意外体验,平淡生活的意外反思,挫折时的意外领悟……
请以“享受惊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体裁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校名及人名,如需出现一律用“×××”代替。
写作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题目:远去的声音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十四岁那年,一位会看相的同乡对我母亲说:‘你儿子眼眸无神,骨瘦如柴,未来恐难成大器。’母亲安慰和鼓励我说:‘阿诚,天命难算,上天一定会厚待善良、努力的人。’当年我们一家生活在战乱、父亲病故、贫穷三重合奏的悲歌中。我那时唯一的信念就是——建立更好的自己,才能建立更好的未来。”
“你成功地追求自我,前途光明远大,那么下一阶段的追求目标是什么?我们活着又是为了什么?我认为人最大的悲哀是无聊,患上漠不关心的冷淡症,套上自命不凡的枷锁。有能力的人,要为人类谋幸福。历史上很多有创意、有抱负的人和群体,同心合力,在追求无我中,推动社会改革进步。”
“各位同学,我们不一定是拯救世界的英雄,但我们谨守正知、正行、正念。因此我们可以高声回应社会:我们一生未曾不仁不义、不善不正。让我们一起共勉,同塑美好的世界。”
(摘自《李嘉诚在长江商学院十周年庆典上的演讲》)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其它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书写规范、整洁、美观。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的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德国农学家苏力贝克发现:凡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2%的野草种子日后会发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野草种子发芽率高达80%,约为前者的40倍之多。
这是为什么呢?苏力贝克通过进一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绝大多数野草种子在被翻出后的数小时之内,如果没有受到光线的刺激,便难以发芽。
如果处于人生的黑夜,也别忘了给自己一缕“光”——一缕希望的光,一缕自信的光,一缕面对生活微笑的光……这一缕又一缕光,看似微弱,但他拯救的,却是整个人生啊!
请以“给自己一缕的‘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如“自信”“希望”“对生活微笑”……使题目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认真书写,友情提醒书写3分。
文题二:在人的一生中,总有些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尽管结果会令我们受伤,但无论如何,生活仍在继续,唯有勇敢地面对和接受现实,才能沐浴风雨后的阳光。
请以“面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字数在600字左右。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将题目“毕业了,真________”(好、留恋、后悔、感动……)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一张没有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蓝教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 …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它的色彩。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请以“为生命着色” 为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
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但要规范,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