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
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
D.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更胜一筹 乐此不疲 猝然长逝 不可名状 |
B. | 重蹈覆辙 迫不急待 微不足道 精巧绝伦 |
C. | 吹毛求疵 故名思义 销声匿迹 沧海桑田 |
D. | 一泄千里 断章取义 恪尽职守 莫衷一是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啜泣(chuò)潜能(qiǎn)扒窃(pá)颓唐(tuí) |
B.骊歌(lí)撺掇(cuān)恣睢( zì)襁褓(qiánɡ) |
C.吊唁(yàn)叱咤(zhà)处理(chù)冗杂(rǒnɡ) |
D.锃亮(zènɡ)哂笑(shěn)踌躇(chú)炽热(chì) |
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江城子”,是词牌名。本词是苏轼任密州太守期间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
B.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为报倾城随太守”说明苏轼受到百姓的爱戴,“亲射虎,看孙郎”描绘出百姓与苏轼共同射虎的盛况。 |
C.下片以抒情为主。写出了作者酒酣之后的胸宽胆壮,虽然长出了白发也毫不在意,而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结尾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中由照夜玉狮子马引出祸端,晁盖怒而发兵,被诱骗进了陷阱,中箭而亡。于是宋江聚众商议,想替晁盖报仇,兴兵攻打祝家庄。 |
B.《繁星》和《春水》收录了冰心一些“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是其主题。 |
C.《鲁滨逊漂流记》中介绍鲁滨逊登岛之初,先用刀子在木桩上刻上记号,当做日历,记录他在荒岛上的艰苦岁月。然后又回到大船上,运回很多有用的东西。 |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阿廖沙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1915年前后俄国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主人公当过童工,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起步走上革命道路。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是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散文家。他的代表作《春》通过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面来抒写对春天深沉的赞美之情。 |
B.鲁迅笔下的闰土在封建秩序观念的长期强制性的压力下成为了麻木、机械的顺民,但同时又不失他本身的善良与淳朴。 |
C.《战国策》由西汉末刘向编订。它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 |
D.“说”是古代的一种记事文体,通常采用铺陈叙事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爱莲说》运用象征手法来塑造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