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
实验组:2 mL 3%的H2O2溶液+1 mL过氧化氢酶,保温5 min后观察 对照组:2 mL 3%的H2O2溶液+1 mL蒸馏水,保温5 min后观察 |
B |
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
实验组:2 mL 3%的淀粉溶液+1 mL新鲜唾液,保温5 min碘液检验 对照组:2 mL 3%的蔗糖溶液+1 mL新鲜唾液,保温5 min碘液检验 |
C |
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 |
5 mL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 新鲜唾液+碘液,每隔 5 min将溶液温度升高10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D |
验证pH对酶的催化速率的影响 |
向三支试管分别加入1 mL新鲜唾液,再依次加入1 mL不同pH的缓冲液,2 mL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加入到三支试管中,适宜温度保温5 min后用斐林试剂检验 |
苏格兰牛的耳尖V形与非V形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以下是苏格兰牛耳尖性状遗传的家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形耳尖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
B.Ⅲ3中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可来自Ⅰ1 |
C.由Ⅲ2的表现型可推定Ⅲ1为杂合子 |
D.Ⅲ2与Ⅲ5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1/3 |
关于人体内等位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精原细胞在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存在着等位基因的分离现象 |
B.有丝分裂过程中因为无同源染色体所以没有等位基因 |
C.性染色体上不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
D.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可能引起人体产生等位基因 |
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和两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 |
B.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分别是5种和4种 |
C.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 |
D.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形态分别是5种和4种 |
若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图乙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某阶段的细胞,则图乙细胞处于图甲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某自花授粉植物的株高受第1号染色体上的A-a、第7号染色体上的B-b和第11号染色体上的C-c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作用效果相同,当有显性基因存在时,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该植物会在基本高度8cm的基础上再增加2cm。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本高度8cm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cc |
B.控制株高的三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
C.株高为14cm的植株基因型有6种可能性 |
D.某株高为10cm的个体在自然状态下繁殖,F1应有1:2:1的性状分离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