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非氧化还原反应是
A.铝热反应 | B.氯化铝溶液的水解 |
C.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 | 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
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位置关系如图,X为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均为强酸 |
B.X的单质一定能与氧气反应 |
C.原子半径: X>Y>Z |
D.Y的单质一定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
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溶液 |
C.实验室加热KMnO4固体制取氧气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
D.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质量时,砝码放在左盘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
B.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 |
C.稀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 |
D.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 |
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正确的是()
A.根据溶液酸碱性,将化合物分为酸、碱、盐 |
B.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 |
C.根据化合物是否来自于有机体,将化合物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 |
D.根据溶液导电性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
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Ca2+、Cl—、SO2-4 | B.Na+、K+、Cl—、CO2—3 |
C.Na+、OH—、Cl—、HCO—3 | D.H+、Fe3+、SO2—4、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