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铜能溶于氯化铁溶液中,是由于Fe3+的氧化性比Cu2+强 |
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C.浓硫酸可用铝槽车运输,是由于常温下铝与浓硫酸不会发生反应 |
D.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
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酸性环境下,钢铁只能发生析氢腐蚀 |
B.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
C.轮船的船壳水线以下常装有一些锌块,这是利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D.铜铁交接处,在潮湿的空气中直接发生反应:Fe-3e-===Fe3+,继而形成铁锈 |
如图是锌、铜和稀硫酸形成的原电池,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溶液中H+向Zn电极移动 |
B.外电路中电流方向为:Cu→Zn |
C.负极上的电极反应:Zn-2e-===Zn2+ |
D.有1 mol电子流过导线,则Cu电极上产生的H2为11.2 L(标准状况) |
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生成1 mol正盐的ΔH=-12.1 kJ/mol;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等于
A.-69.4 kJ·mol-1 | B.-45.2 kJ·mol-1 |
C.+69.4 kJ·mol-1 | D.+45.2 kJ·mol-1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
B.酒精可用作燃料,说明酒精燃烧是放热反应 |
C.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这个变化是吸热反应 |
D.同温同压下,H2和Cl2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
为了确定某物质是否变质,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错误的是
A.Na2SO3是否被氧化(BaCl2) | B.FeCl2是否被氧化(KSCN) |
C.KI是否被氧化(淀粉溶液) | D.氯水是否失效(pH试纸) |